正文 第46章 小引(1 / 1)

1975年,劉若愚在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五部英文專著《中國文學理論》(Chinese T heories o f l iterature)。在這部書中,劉若愚借鑒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論,又根據中國古代文論的特點加以改造,建構起認識中國文學理論的係統體係,樹立了劉若愚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和比較文學研究權威學者的學術地位。

此書的英文本出版兩年之後,中國台灣就有了賴春燕的中文譯本,名《中國人的文學觀念》(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劉若愚的學生杜國清鑒於賴譯本有若幹誤譯之處,且未譯原注及參考書目,於是重新翻譯,並附錄劉若愚1977年新發表的《中國文學理論綜合初探》一文,名《中國文學理論》,在台灣出版(台北,聯經出版文化事業公司,1981)。該書還有李章佑韓文譯本,名《中國純文學理論》(漢城,同和出版社,1984)。中國大陸,則有趙執聲譯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田守真、饒暑光譯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大陸中譯本皆名《中國的文學理論》。杜國清譯本經過劉若愚過目和認可,有劉若愚的《中文版序》,是本書最通行的譯本,在台灣已再版六次。本文的評述也以杜譯本為主,有疑問之處,則複核英文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