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小引(1 / 1)

劉若愚《中國文學藝術精華》一書,1979年由美國沃茲沃斯(Wadsworth)出版社達克斯伯利(Duxbury)分社出版。該書出版後,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1980年,有美國學者保羅·克羅爾(Paul W。Kroll)發表的書評,載美國《中國文學》(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1980)第二卷第1期。1981年,有美國學者柯思塔·皮特(Acosta Peter)發表的書評,載美國《中國語言教師協會雜誌》(Jou 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981)第16卷第1期。1989年,此書有王鎮遠中譯本,黃山書社出版,卷首有一篇陳貽焮教授的序言,情深意長地回顧了他與劉若愚交往的經過。

根據達克斯伯利出版社編輯勞倫斯·G·湯普森的《編輯前言》和王鎮遠《譯後記》的介紹,本書是“亞洲文明叢書”中的一部。這套叢書的讀者對象是美國大學生與教師,它們的出版目的是適應美國社會對亞洲文明的關心,擴大美國學生的國際視野,反映美國當代學者對亞洲各國哲學、曆史、文學、社會政治的認識和研究成果。編寫要求知識涵蓋麵廣,但行文風格深入淺出,簡明扼要,以便在專業研究與普及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劉若愚的這本書正是基於這樣的要求而寫成的,他在《前言》中介紹說:“本書的對象不是中國文學的專家,而是那些作為常識教育的一部分而想了解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一種文學傳統的某些知識的人。”他的處理辦法是:“通過列舉一些最著名的作品與一些不太著名的作品揭示出中國文學作為一種藝術的某些精彩之處,並描述出它最顯殊的特點。”全書除引言之外,分成五章,第一章是古典詩歌,第二章是古典散文,第三章是古典小說,第四章是古典戲劇,第五章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包括對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當代文學都有簡略的介紹。

本章的評述以王鎮遠的中譯本為主,遇有疑問之處,則複查英文原本,並參考劉若愚其他著作和論文中的有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