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時苗,建安中為壽春令,駕車黃牸牛,歲餘產一犢。及去任,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也,犢是淮南所生者。”群吏曰:“六畜不識父,自宜隨母。”苗不聽,竟留之而去。又:宋淩衝令含山留硯,意同。
貴妃捧硯弄玉吹簫
唐玄宗坐沉香亭,時牡丹盛開,意有所感,召供奉李白為樂章。時白已大醉,水頮其麵,醉稍解。帝使貴妃楊玉環為之捧硯,白援筆立成《清平調》三章,婉麗精切。帝愛其才,令梨園子弟促歌,帝自調玉笛以倚曲。頮,音悔。
簫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遂居風樓教弄玉吹簫。後弄玉乘鳳,簫史乘龍,共飛升而去。今陝西寶雞縣有鳳女台,乃其遺跡。
三肴欒巴救火許遜除蛟
漢欒巴,字叔元,成都人。桓帝朝,四遷桂陽太守,有道術,能役鬼神。帝正旦大會群臣,賜酒不飲,忽含酒西噀。有司劾巴不敬,巴雲:“臣本縣城東有火患,故噀酒救之。”數日,成都果奏火災,雲是日有雨從東北來,火息,有酒氣。噀,音巽。又郭縣噀酒救齊國火,佛圖澄噀酒救幽州火。
唐許遜,字敬之,母夢金鳳銜珠墮掌而生,從吳猛得秘法。太康初為旌陽令,棄宮東歸,遇諶母,傳以道術,遂斬蛇誅蛟,悉除民患。慮豫章為蛟螭所穴,乃於牙城南井禱鐵為柱,下施八索,鎮鎖地脈,自是水妖屏跡。至寧康二年一百三十歲,舉家同時上升,雞犬亦隨飛去。宋封神功妙濟真君。
詩窮五際易布三爻
《漢書·翼奉傳》:“《易》有陰陽,《詩》有五際,《春秋》有災異,皆列終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按《韓詩內傳》:“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陰陽終始際會之際,於此則有改變之形。”又《詩緯·汎曆樞》:“午亥之際為革命;卯酉之際為改正;辰在天門,出入候聽。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
三國吳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郡吏陳桃夢臣與道士相遇,放鬟披裘,布《易》六爻,燒其三以飲臣,臣乞盡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豈臣受命應當知經!”以所著《易注》示孔融,融答曰:“聞延陵之理樂,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之美,非徒會稽之竹箭也。”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世。
清時安石奇計居鄛
晉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始有東山之誌,寓居會稽,與王羲之及高陽許詢,桑門支遁遊處則魚弋山水、人則言詠屬文。雖受朝寄,然東山之誌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王儉嚐曰:“江左風流宰相,唯有謝安石。”又:唐有韋安石,宋有王安石。
範增,居鄛縣人,年七十餘,居家有奇計,說項梁立楚後。時楚懷王孫心為民間牧羊,梁立之。後事項羽,羽尊為亞父,以為謀主。陳平為高祖行間,羽疑,增遂乞骸骨歸,疽發背死。按:居鄛即今皖省之巢縣。居鄛亦作居巢。今其地有增故宅,又有亞父井。
湖循鶯脰泉訪虎跑
蘇州一郡最巨者為太湖。又有石湖,在吳江盤門外。女墳湖、澹台湖俱在吳縣。昆湖、尚湖俱在常熟南北。外有鶯脰湖在震澤西南,以其形似鶯脰,故名。《越絕書》:太湖周回三萬六千頃,亦曰五湖。
杭州大慈山,去清波門西南十裏,唐元和間建定慧寺於此。寺有虎跑泉。金華宋濂敘雲:“唐元和十四年,性空大師棲禪其中。尋以無水,將他之,忽神人告:‘自師駐錫於此,我等徼惠,奈何棄去!南嶽有童子泉,當遣二虎來移。’翌日,乃見二虎跑山出泉,甘冽異常。”鎮江府治南獸窟山招隱寺有虎跑、鹿跑二泉。
近遊束皙詭術屍佼
晉束皙,字廣微,陽平元城人。漢太傅疏廣之後,因避亂徙居,改疏為束也。官著作郎,性沉退,不慕榮利,作《玄居釋》以擬《客難》,張華見而奇之。又嚐作《近遊賦》。又:《遠遊》,楚詞名,屈不乎。皙俗誤作皙。《客難》,漢揚雄作。
漢《藝文誌》有《屍子》二十篇。屍子名佼,魯人,秦相商鞅師之。韓愈《送孟東野序》雲:“孟軻、荀卿,以道鳴者也。鄒衍、屍佼、孫武、張儀、蘇秦之屬,皆以其術鳴。”
翱狂晞髪嵇懶轉胞
宋謝翱,字皋羽,閩之福安人。元兵南下,文天祥由海至閩上,檄州郡勤王。翱傾家赴難,遂參軍事。天祥被執,翱匿民間,隱於黃冠。工詩,築汐社,與諸詩侶往來。有《睎髪集》,自號晞髪子,年四十七死,葬嚴陵釣台南岸,友人方鳳建許劍亭於墓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