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嵇康,字叔夜,譙國銍人。其先姓奚,會稽上虞人,徙居銍之嵇山,因而命氏。康,長七尺八寸,所著有《養生論》、官中散大夫。山濤將去選官,舉康自代,康與濤書告絕曰:“遊山澤,親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安能舍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又雲:“每常小便,忍而不起,令胞中略轉乃起耳。”康性懶,故如此。
西溪晏詠北隴孔嘲
海陵西溪鹽場,宋晏文靜殊官於此,手植牡丹一本,有詩刻石。後範文正亦嚐臨蒞,複題一絕雲:“陽和不擇地,海角亦逢春,憶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後人以二公詩筆,故題詠極多,而花亦為人貴重,護以朱欄,不忍采折,歲久茂盛,枝覆數丈,每花開數百朵,為海濱之奇觀。詳見《澠水燕談錄》。
南齊孔稚珪,字德璋,山陰人,有《北山移文》,其辭曰:“南嶽獻嘲,北隴騰笑。”《文選》五臣注雲:“周顒先隱都北鍾山,後出為海鹽令,欲過北山,孔稚珪乃假山靈意作文移之、”按《齊書》:元徽中,顒出為剡令;建元中,為山陰令,未嚐令海鹽也。《選》注誤。
民皆字鄭羌願姓包
魏鄭渾遷下蔡長、邵陵令。天下大定,俗皆剽輕,不念產殖,生子無以相活。渾所在奪其漁獵具,課使耕桑。又開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後稍豐裕,無不舉贍,所育男女,多以鄭為字。唐陽城為道州刺史,州產侏儒,歲貢諸朝。城哀其所生離,無所進。帝使求之,奏曰:“州民盡短,不知何者可。”供自此罷,州人感之。
宋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天聖五年舉進士,立朝剛毅。西羌俞龍珂既歸,朝吏閣門引見,謂押伴使曰:“平生聞包中丞拯朝廷忠臣。某既歸漢,乞賜姓包。”神宗遂如其請,名順。其後西河之役,極罄忠力。又公極言時事,複為京尹,令行禁止,天下皆呼包待製。市井小民及田野之人,凡見徇私者,皆指笑之。
騎鵬沈晦射鴨孟郊
唐李白有《騎鵬賦》。又何薳《春渚紀聞》雲:“沈晦夢騎大鵬,摶風而上,因作《大鵬賦》以紀其事,已而大魁天下。”《天中記》雲:“昆侖層期國大鵬,飛則蔽日,能食駱駝。人拾其翅,裁作水桶。”賈彪亦有《鵬賦》。阮修有《大鵬讚》。
《建康誌》:“射鴨堂在平陵城。元和初,縣尉孟郊建。”按郊詩:“不知竹枝弓,射鴨無是非。”因名。平陵,地名,屬溧陽。郊調溧陽尉,縣有投金瀨。郊間往來水旁,裴回賦詩,曹務多廢。楊萬裏詩:“溧水孟東野,南昌梅子真。平生一少府,千載兩高人。”
戴顒鼓吹賈島推敲
晉戴顒,字仲若,譙郡人,逵子。春日攜雙柑鬥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如之乎?”砭,石钅鹹刺病也。又孔稚珪為吏部尚書不樂,門庭內草萊不剪,中有群蛙鳴。或曰:“欲為陳蕃乎?”稚璉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又:鄭遨以蛙為鼓吹長。
唐賈島,字浪仙。初為浮屠,號無本,居法乾寺。喜苦吟,每跨驢不避公卿。嚐自吟雲:“僧敲月下門。”又欲下“推”字,於驢上以手作推敲勢,不覺衝至京兆尹韓愈第三節,左右擁至馬前詰之,島以實對。愈曰:“敲字佳。”與共論詩,遂為布衣交。令其改業,後舉進士。島又有騎驢吟詩衝大京兆劉棲楚事。
四豪禹承虞舜說相殷高
夏大禹,姓姒,字高密,崇伯鯀之子,其母孕十四月而生子僰道之石紐鄉。取塗山氏女甫四月,遴往治水。功成,因受舜撣而家天下。禹母暮夜獲月精石如薏苡,吞之而生禹,故姓姒氏。僰音匐。石紐,在今四川石泉縣。塗山有四,此屬今之風陽府。
殷王高宗名武丁。傅岩在虞、虢之間。高宗時,道路為水所壞,使胥靡刑人築之。傅說貧不自給,代為築以供食。高宗夢上帝齎以良弼,乃審象旁求,得之版築之間,與之語,果聖人,愛立作相。虞、虢,二國名。胥靡,囚徒也。蔡《傳》:築,居也。作說居傅岩解,似勝。
韓侯敝袴張祿綈袍
韓昭侯有敝袴,命藏之。侍者曰:“曷不賜左右?”昭侯曰:“吾聞明主之慎一嚬一笑,嚬有為嚬,而笑有為笑。茲袴豈物嚬笑已哉!吾必待有功者。”嚬音貧。袴,《急就篇》注:脛衣也。《釋名》,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
範雌,魏人,副須賈使齊。齊厚禮之。賈疑雎以陰事告齊,言於相魏齊,笞擊,佯死,置廁中,得出。改名張祿,說秦昭王,拜相。賈使秦,雎敝衣私見之,賈驚曰:“範叔一寒至此!”贈以綈袍,不知其為相君也。因肉袒謝罪,叔曰:“汝之得無死,以綈袍戀戀,猶有故人意耳。”乃釋之,索魏齊。叔,雎字也。唐高適有詩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