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器物(4)(2 / 3)

甲骨文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後把占卜時間、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若幹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故又稱卜辭。不過具體的情形因甲骨分期,有詳略的差異,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辭最為完整,其時也是現存刻辭數量最多的時期。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辭的甲骨,這些字都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大量的甲骨文及銘文記載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氣象、占卜方麵的情況,標誌著文字接近成熟。

如果說鑽木取火標誌著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野蠻歲月,那麼文字的出現就意味著人類走出了結繩記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發現,是照亮中華文明的一盞明燈。

甲骨文是一個民族文明的符號、文化的標誌,它印證了包括《史記》在內的一係列文獻的真實。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的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曆史提前到了商朝,使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五個世紀,並證明了現代漢字就是從甲骨文中演變而來。能過對甲骨的研究產生了一門新的學問——甲骨學。

三幹多年以來,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至今,成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塊字,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甲骨文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現內容豐富、傳承有序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獨領風騷。甲骨文因其重要的曆史、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蜚聲中外而又影響深遠,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輝煌壯美、璀璨絢麗的一頁。

甲骨文被發現是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晚清國子監祭酒大臣王懿榮,因病去一家藥鋪買藥,大夫給他開的藥方中有一味藥是“龍骨”,亦即龜獸的骨頭。王懿榮拿到藥一看,龍骨上刻著一些細密的似字非字的符號,他極認真地查看之後,覺得好像古代文字,頓時引起了這位金石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問藥鋪掌櫃,這種龍骨還有多少,老板查了一下,共有十二片,王懿榮以二兩銀子一片的高價全部買走。後來,他又通過古董商買了大量的這類龍骨,經過深入細致的研究,得出結論:這是中國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字!

此後,學者們找王懿榮切磋,又各自收集了很多甲骨文爭相研究。“甲骨文”作為一門學問,就這樣首先從中國開始了。經考察,人們還發現,這些刻有甲骨文的龍骨,主要來自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1900年,王懿榮的甲骨轉歸了劉鶚所有,他的親家羅振玉得知這些甲骨來自於河南安陽的小屯村後,多次派人去那裏收購甲骨,並對其上文字做了一些考釋,認為小屯就是文獻上所說的殷墟。其後,王國維對這些甲骨文上的資料又進行了詳細考據,進一步證實這裏就是盤庚遷都的都城。

1928年到1937年,為了尋找更多的甲骨,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組織考古隊對殷墟進行了十五次科學發掘,後來由於抗日戰爭而停止。直到新中國成立的1950年,發掘工作又重新開始,到1986年已經對十幾個點進行了二十多次的發掘。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鄭州商代中期遺址中也撿到有字的甲骨片。1954年始,又先後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陝西豐鎬、周原遺址、岐山鳳雛出土了西周時期有字甲骨約三百片。至此一共獲得了刻字甲骨十五萬片左右,其中大陸收藏的有九萬七千六百多片、台灣收藏的有三萬零二百多片、香港有八十九片、因戰爭和商業因素流散到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前蘇聯、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十二個國家的有兩萬零六七百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國時期曾有組織地在殷墟盜掘,因此收藏最多,有一萬二千多片。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共藏有三萬五千六百五十一片,館藏甲骨拓片也很豐富,除正在傳拓中的《館藏甲骨集拓》外,還有《善齋書契叢編甲骨拓本》十八冊四函,共兩萬八千餘張。在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中還收錄有該館所藏甲骨拓本十餘種之多。目前世界上有五百多位學者專門研究甲骨文,發表專著有兩千多篇。

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廩辛庚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後,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曆一千五百年以上。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著錄出版,早期的有劉鶚的《鐵雲藏龜》、羅振玉的《殷虛書契》和《殷虛書契後編》、明義士的《殷虛卜辭》、林泰輔的《龜甲獸骨文字》、王襄的《簠(fǔ)室殷契徵文》;後又有董作賓的《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胡厚宣的《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骨續存》等。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對甲骨文發現八十多年來已著錄和未著錄的十幾萬片甲骨材料進行係統的科學整理,廣泛搜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資料,分期分類,共收甲骨約四萬片,編為十三冊,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係統的資料。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書。日本、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德國等國所藏的甲骨,也巳著錄成書,分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