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論近代隴上詩人王權的詩歌創作(2)(2 / 2)

王權的一些詩作還富有幽默、詼諧的情趣。如《玉山招飲,以剃工失手落須不得往,戲作》雲:“夢中忽發少年狂,坡竹離離慘被伐。鏡裏眉孤愁失伴,風前齒冷缺難藏。剃髭及第心知幻,斫堊矜能鼻竟傷。君倘見邀姑少侍,先祈賜我種須方。”全詩對胡須被誤剃這一事情沒有正麵提及一字,而是運用比喻、對比及用典等手法,以幽默、詼諧的筆調側麵寫出,讀之令人啞然失笑。在一些詩作中,還表現出他善於捕捉事物的特征,運用自然質樸的語言,展開豐富新穎的想象,用擬人的手法加以描寫,使之生動而饒有幽默情趣,這以《感物八首》為代表,如說喜鵲是“報喜媚時貴,呼晴焦旱禾”(《喜鵲》);麵對蚊子的肆虐,他說“讓爾三旬恣,涼飆轉瞬來”(《晝蚊》)。

王權詩作的藝術形式豐富多樣,其中五古、七古藝術成就尤為突出,但律絕也毫不遜色,頗多佳作。另外,王權詩作中還有大量雜言詩及其他形式的古體詩,在藝術上頗有獨特之處。如《斃狼》雲:“蹇人蹇人楊越臣,手斃封狼三百斤。凶族墮膽皆狂奔,行行勿顧彼有人。人力不到得非神,嗚呼!人力不到得非神!”此詩首句疊用“蹇人”二字以強調斃狼者楊越臣的腿腳不便、先天不足,而就是這樣一個跛足男子,竟能徒手搏殺三百斤的巨狼,真令人驚駭不已,疑非人力之所為;末尾“人力不到得非神”兩句一唱三歎,循環往複,和前麵首尾呼應,在藝術形式上別出心裁,自具特色。又如《豫讓橋》一詩大量運用疊字和三字句式,正是由於形式上的這一特色,全詩顯得音韻鏗鏘有力,節奏急緩多變,從而便於表達深沉而又激越的思想感情,達到了內容與形式協諧交融的藝術效果。又如《題壽春李節母柏太恭人行述後》,全詩句句入韻,每三句一轉韻,音韻諧和自然,形似柏梁體而又不同於柏梁體的一韻到底,這種形式是比較獨特的。

王權詩歌的影響、評介及流播

王權生前就已享譽關隴詩壇,廣泛受人讚譽,作品被“遠近抄傳,久奉為法。”④時人任其昌即稱賞其詩格是“追鋒飛馬足,入握煉珠光。勢捷生廉悍,神來動激昂。”任承允即稱賞其詩是“琅琅唐音。”⑤由於他的遺稿長期未能整理刊行,故而流播不廣,其詩名也不為世人所廣知。但因其詩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突出的藝術成就,還是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和重視,也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如陳聲聰先生認為其詩“鬱勃詄蕩,詠歎風諭,有杜工部之概焉。集中如《憤詩四首》、《鄉農歌》及《述懷》諸作,皆可作詩史讀。”錢仲聯先生撰《道鹹詩壇點將錄》,將王權並於龔自珍、魏源等詩人之列予以評價。

王權的詩作,徐世昌《晚晴簃詩彙》收錄9首;阿英《鴉片戰爭文學集》收入《憤詩》4首;路誌霄、王幹一編《隴右近代詩鈔》收入140首;《近代詩歌鑒賞辭典》選入4首;《中國近代文學作品係列·詩歌卷》所選56家,王權即居其一,也是唯一入選的甘肅詩人;管林、鍾賢培編《中國近代文學作品選》收入《鄉農歌》1首;《甘肅曆代詩詞選注》收入10首;《曆代詠隴詩選》也有詩作入選。另外,《中國文學大辭典》(八卷本)、《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和《中國近代文學大辭典》均收錄“王權”和“笠雲山房詩文集”兩個辭條。1990年《笠雲山房詩文集》經西北師大古籍所整理,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這給研究王權的詩文提供了極大便利。

正如龔喜平先生所言,“時至今日,王權詩名已不限於關隴一隅,而漸為學術界所廣知”⑥。在王權逝世一百餘年之後,這正是我們可以告慰其英靈之所在。

注釋:

①路誌霄、王幹一《隴右近代詩鈔》,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

②錢仲聯《道鹹詩壇點將錄》,蘇州大學學報,1989,[4]。

③李鼎文《讀王權<笠雲山房詩文集>》,西北師院學報,1988。

④清·王權《笠雲山房詩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

⑤民國·任承允《秦州直隸州新誌續編》。

⑥龔喜平《近代五位甘肅作家述論》;熊向東《首屆中國近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

(《甘肅文史》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