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8章 諾曼底登陸計策集(1 / 1)

在“二戰”的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盟軍麵對德軍堅固的“大西洋壁壘”和惡劣的戰場環境條件,為取得戰場的主動權,順利達成“霸王行動”計劃,先後實施了一係列計策,最終獲得成功。

為了保證“霸王”作戰的成功,使德國人無法了解盟軍登陸的真實意圖,盟軍設計了一個名為“剛毅”的欺騙計劃,使德國人相信盟軍主攻地點不在諾曼底,而在英吉利海峽較窄水域對麵的加萊地區,並且在登陸開始後讓德國人相信這隻是一種牽製性進攻,是為了掩護在加萊更大規模的進攻,從而把25萬人的德軍牢牢地吸引在塞納河以北,使其不能支援諾曼底戰場。這是聲東擊西計。

為了達成“剛毅”計劃,盟軍虛設了一個由12個師組成的美國“第1集團軍群”,司令部設在與加萊隔海相望的多佛爾附近,司令官由深受德國人關注的巴頓將軍擔任,以此來吸引德軍注意力。盟軍有意讓德國飛機能夠偵察到在“第1集團軍群”的集結地域內有大量的飛機、坦克及各種保障設施,在附近海域有大量的登陸艦船在集結裝載的假象,使德軍相信確有一個集團軍群在英格蘭的東南部集結。這是無中生有計謀。

為減弱正麵登陸海灘的壓力,盟軍巧妙地在德軍後方投了200個與真人一般大小的假傘兵,並空投數千支假步槍和機槍。假傘兵離機開傘後,所帶假手榴彈落地爆炸,假步槍和機槍墜地後發出爆炸聲,造成很大聲勢。德軍高級指揮機關的作戰地圖上布滿了傘兵標記,很長時間難辨真偽,不知所措。這次欺騙行動掩護了真正的空降部隊順利著陸並建立空降場。這是調虎離山計。

英吉利海峽的氣候條件惡劣複雜。為了尋找理想的登陸時機,同時還要避免被德軍過早發現,盟軍在決定登陸日期和時間這個問題上與德軍打起了“信息差”。首先,在戰前轟炸了幾乎所有的德軍氣象設施,並發揮取得製空權的優勢,阻止德軍偵察機獲取實時的氣象信息;其次,盟軍專門成立了氣象委員會,高度關注氣象變化情況,並最終在6月6日的淩晨,抓住了短暫的戰機,果斷地發起了攻擊。此時,失去 “知情權”的德軍官兵由於無法實時獲取變化的氣象情況,則沉浸在惡劣天氣帶給他們的安全感中失去了應有警惕,就連隆美爾也回家去為太太慶祝生日了。直到盟軍官兵登上了諾曼底海灘,德軍才被驚醒。這是瞞天過海計。

盟軍上述計策的使用構成一個計策集。這個計策集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總目標——出敵不意地突然性展開。每個單計策又都有明確的分目標,係統設計,分步實施,透射出謀略工程的光芒。這個計策集的使用成為盟軍成功登陸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