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產生“引力”現象的四種可能(2 / 2)

慧日和慧月想到此,二人爬起來,打起精神,凝神打坐,他們在腦海中縝密地進行著一個個推理。

慧月忽然想到:從以前進行的電磁實驗說明,物體中的磁力可以互相影響。是否在宇宙中存在有某種規律分布的磁場對恒星和行星的運動軌跡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產生的效果相當於“引力”的影響呢?慧月將自己的想法告知慧日,慧月說道:我們以前做過的實驗表明,任何磁場都是封閉的,任何封閉的磁場都是旋轉的,並通過兩極循環。這就好像形成了閉合的並且是旋轉的彎曲空間。有可能地球運行的軌道就是沿著磁場形成的閉合空間同步旋轉或運動。慧日說道:星際空間中也存在磁場,有可能星係和恒星的運動軌道與星際空間中分布的磁場有一定的聯係。這是產生“引力”現象的第四種可能。

慧日想了想,說道:我們知道地球存在磁極和磁場,對磁性物體有影響,是否對非磁性物體也有影響呢?慧月說道:我們也知道任何物體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而我們已經知道微觀粒子是存在微磁場的,所以,地球的磁場應該對非磁性物體也有影響,隻是由於非磁性物體內部的微磁場的磁力方向不一致,並存在於各個方向,由於相反磁力的相互抵消,所以影響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慧日說道:你分析的對,這樣看來,地球的磁場對地球表麵的非磁性物體的影響並不明顯,與“引力”現象似乎並不相附。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慧月說道:太陽是存在磁場的,地球也存在磁場,可以肯定,他們之間的磁場一定相互有影響。慧日說道:沒錯,有影響是一定的。隻是影響的程度有多大不能確定,因為,星球的質量都很大,在運動時產生的質量慣性力也很大,沒有足夠大的磁場強度,是不會產生必要的向心力的。而實際上太陽和地球的磁場都很弱。這也就是說,太陽和地球的磁場的相互作用在很小的範圍或有限的程度上對地球運行的軌道產生了作用或影響。慧月說道:我也這樣認為。

慧日想了想,說道:由於太陽和地球、以及星際空間分布的磁場都很弱,所以,我認為這種磁場軌道效應的影響非常有限。慧月說道:除了磁場間的相互影響外,一定還有更重要的因素對物體的質量產生影響,是否就是“微波背景輻射”呢。

慧日說道: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可以這樣認為:1、可以排除物體的質量能夠產生所謂“引力”;2、“引力”現象是由外部的、來自宇宙空間的壓力產生;3、“引力”現象與星際空間中普遍存在的磁場有一定關係。慧月插話說道:我補充兩點:1、“微波背景輻射”是某種電磁輻射,它作用在物體上,不可能對物體的質量不產生任何影響,因為,我們已經分析過,組成物體質量的微觀粒子是由高速旋動的微觀電流和微觀磁場構成。正是“微波背景輻射”的電磁輻射作用在具有微觀電磁構造的微觀粒子上並形成推力,在宏觀上就表現為“引力”現象。所以,“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事實可能就是來自宇宙空間的對物體質量的主要壓力來源;2、星際空間中的星係和恒星普遍存在的磁場雖然微弱,但肯定可以互相影響,這也是事實,雖然磁場間的影響力占比很小。總而言之,我們分析認為,“引力”現象是來自宇宙空間的電磁輻射對微觀粒子形成的壓力和星際空間中普遍存在的磁場的相互作用二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慧日說道:你說“微波背景輻射”是某種電磁輻射,構成物體質量的微觀粒子也存在微觀電磁場,“微波背景輻射”作用於微觀粒子的微觀電磁場,造成了對物體質量的壓力,我同意你的分析。這種壓力正好彌補了我們前麵分析到的地球磁場對地球表麵的非磁性物體無法產生影響的缺陷和疑問。

慧月總結道:星際空間中普遍存在的磁場可以相互作用,“微波背景輻射”的電磁輻射可以對微觀粒子存在著的微觀電磁場形成壓力。這些事實證明了所謂“引力”作用於質量的客觀存在。

慧日和慧月經過認真的討論和分析,二人的思路似乎清晰了起來,似乎找到了“引力”的來源。慧日說道:我們現在基本上搞明白了所謂“引力”的真正來源。我們找科學家魯學智去。

二人站起身來,迫不及待的飛身去找科學家魯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