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先民南遷時大都是舉族而動,合家而行。他們在遷徙途中都是扶老攜幼,同甘共苦,充分體現了中原文化團結一致的精神,群體精神在客家人落居的閩粵贛邊區後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揚。當時山區中經常出沒野獸和強悍的土著人,使初入異鄉、人生地不熟的客家人的生命財產隨時麵臨嚴重的威脅,於是他們便加強自身的團結,來提高對外防禦的力量。中原文化中許多優良傳統,有的在中原地區漸漸失去了,卻在客家文化中有保留。
客家人落腳閩贛粵邊區,他們世代過著極為艱苦的山區生活,他們把自中原地區遷徙時帶過來的中原地區古老樸實的生活風格與人格品行等,糅合到當地艱苦生活環境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在《廣東通誌》中,對嘉應五屬的客家人習俗作過精辟的論述:
民性質實,尚勤儉簡素。士敦禮讓,喜讀書。重本薄末,敬祖睦族。酷信風水,屢葬屢遷……婦人發厲芳蒲,與男子均勞苦。
這裏把客家人的基本特征都作了很好的概括,其他客家地區的習俗大體也如此。客家人民風的最大特點就是樸實勤儉、誠信簡樸、敬祖睦族、精誠團結。這些優良品質,在他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交往節慶中得到充分體現。
客家宗族觀念特別強,不論何種規格和形式的傳統民居,均在全屋至尊的正堂設立曆代祖先的靈位,宗祠必然朝向北方,以示朝夕望念祖先。他們還很講究堂號、堂聯,這可謂是客家的“微型族譜”。堂號一般表明家族的發祥地;堂聯則多敘述祖先功德、官爵地位及興盛時代等。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一般都會帶著自己家族的史誌、族譜或家譜,以隨時記住自己的根基。通過族譜可以探尋本族姓氏淵源、遷徙過程,被視作宗族的典籍。族譜中還記有祠規、族約、家風、家訓等,以體現這家族的道德價值標準,進而約束族人行為。客家人固守中原故土形成的傳統,所以各姓氏都特別重視譜牒的撰修、續編,世世代代相傳不已。
客家人非常重視家和,把它看成家業興旺、發家致富的根本。流行諺語:“家和萬事興,吵鬥散人心”;“兄弟和好土變金,子嫂和好家業旺”;“家中唔和外人欺,一家和睦幸福長”。他們從維護家和大局出發,發揚忍耐謙讓精神,如“忍得一時氣,免得百日愁”;“是非日日有,唔聽自然無”。客家人極為好客,善於答禮。他們群體觀念很強,一家有事,鄰裏相助,各家各戶之間禮尚往來,親密無間。凡被接受過別人幫助或受人祝賀的,一定要尋個機會,邀請有關的人來家作客,以致答禮。從而形成了客家特有的答禮茶文化,至少用特有的擂茶形式來表達。擂茶是客家社交中必不可少的飲料,是招待客人最隆重的禮節。
在風俗上,有的還保留古老的舊傳統,如中原地區對正月初七,古稱“人日”,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樣菜為羹”。這習俗在中原地區很多地方已失傳,而在客家地區依然保存,他們到這天仍有吃“七樣菜”的習俗。“七樣菜”是用芹蒜蔥韭丸魚薺七種菜來做,以其諧音圖吉利、平安。其諧音是:
芹/蒜/蔥/韭/丸/魚/薺
勤/算/聰/久/圓/餘/計
芹諧音是勤,比喻“勤勞、勤快”;蒜諧音是算,比喻“精打細算、會劃算”;
蔥諧音是聰,比喻“聰明、能幹”;韭諧音是久,比喻“長長久久”;
丸諧音是圓,比喻“團團圓圓”;魚諧音是餘,比喻“年年有餘”;
薺諧音是計,比喻“有計謀”。(客家話中“薺”與計劃的“計”字音相近)。
客家人非常重視“血緣”和“地緣”。從客家的產生和發展的曆史來看,以血緣為紐帶,以家族為核心的族群凝聚力,是客家形成的關鍵和主要特征。客家之所以表現出比其他地方各民係更具強烈的凝聚力,主要是依靠其族群意識的強化。這種族群意識可以擴展為愛國愛鄉的觀念。客家鄉親們經常回到他們祖籍所在地去尋根,散居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無論身在何處,都不會忘記故鄉。有的保持回故鄉來掃墓,有的把骨灰送回故鄉埋葬,有的與故鄉保持來往,甚至將孩子送回故鄉學習。他們在海外建有以自衛為目的的幫派,相互交換信息,經濟上互相幫助,富有堅強的團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