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譜主的類型
譜主,顧名思義,就是年譜所敘述和評論的主人,例如《韓文公年譜》的譜主便是韓愈,《方望溪先生年譜》的譜主便是方苞。年譜發展成型後,譜主範圍極為擴大,大致包括如下各種類型人物。
1.官僚
上起軍機大臣、大學士,下至州縣官吏等各級類型人物都有涉及。如軍機大臣、大學士有張玉書、朱軾等譜;尚書、侍郎有翁叔元、錢陳群等譜;各省督撫有範承謨、鄧廷楨等譜;提督、總兵有楊遇春、葛雲飛等譜;府州縣官有胡具慶、王祖肅等譜;學官有焦袁熹、莫與儔等譜。這些年譜對了解當時的政治以及製度等方麵具有較高的價值,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2.文人、學者、藝術家
文學家與學術家的年譜所占的數量較多。如文學家的年譜有詩人吳偉業、袁枚、陳衍等譜;古文家有侯方域、方苞等譜;詞人有納蘭性德、厲鶚等譜;劇作家有尤侗、洪昇、孔尚任等譜;小說家有蒲鬆齡、吳敬梓等譜;通俗文學有屠紳、陳端生和評劇作者成兆才等譜。
還有一些學者,他們有的自撰年譜,敘述讀書、治學、師承、著述以闡明其學術要旨之所在;有的由學友門生或家人纂輯譜主有關資料,論述譜主學術成就以示崇敬之意;有的因後世學人為了研究某些學者的學術造詣與成就而纂譜以備知人論世之需。比如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譜;理學家李光地、湯斌等譜;經學家閻若璩、孫詒讓等譜;史學家全祖望、錢大昕等譜;文字學家段玉裁、朱駿聲等譜;目錄學家張金吾、姚振宗等譜;地理學家徐鬆、楊守敬等譜;算學家梅文鼎、李善蘭等譜。
一些有成績的書畫家和有特殊技能的藝人,也有人為他們編譜,如畫家有石濤、吳曆、王時敏等譜;書法家有包世臣、郭尚先等譜;鑒賞家有周亮工譜;棋手有範世勳、施定庵等譜;製硯專家有高鳳翰譜。
這些年譜真實地記載了文人學者的日常事跡,對研究他們的作品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背景資料,能夠通過年譜所記錄的生活點滴的研究,看出一個學者的學術素養,也可以通過年譜研究所記載的藝術家的藝術追求。
3.其他人物
還有一些商人、僧道、婦女、遺民以及其他社會上的各類型人物,都有人為之作譜。這些商人大多是由官紳和高利貸者轉化而來的近代民族資本家;僧道大多是在佛學和道學方麵有較高造詣的人;做年譜的婦女既有風流餘韻的哀豔人物,又有一定修養和造詣的文人學者;遺民之中有很多人從事講學和著述活動,並大多有專集行世,所以有門人或後學為表示仰慕欽敬和研究的需要而為他們編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