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瀾先生說顏之推是“當時南北兩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學者”。王利器先生也對《顏氏家訓》的學術地位予以很高的評價,他說:“顏氏家訓》是一部很有用的典籍,它以訓家名理為名目,其實講的內容很寬,有些甚至現在看來是絕學,如音韻學。”這也是《顏氏家訓》與後來那些僅僅重視人生修養和倫理道德訓誡的家訓的不同之處。內容和見解的駁雜,其實並不足為病;並非純儒,更是自有其價值。
基於上述原因,《顏氏家訓》自問世以來,就備受推崇,盛傳不衰。宋代著名藏書家陳振孫在其《直齋書錄解題》中說:“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王鉞在《讀書叢殘》中評價它為“篇篇藥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還有“家法最正,相傳最遠”的評價;近世也有人認為此書乃“封建社會的處世良軌”。這些評價盡管難免有溢美之嫌,但《顏氏家訓》的特點和優點確實是其他任何家訓都無法比擬的。
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而係統、體製宏大而完備、兼具學術價值的家訓,《顏氏家訓》所提出的為人處世、為文從藝、仕宦出處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鑒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顏氏家訓》本身雖是教科書,但並非一味地說教,它不僅語言順暢,而且還運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從小處入手,將所闡述的道理蘊含其中,這不僅使書的可讀性增強了,而且所講的道理也容易被讀者接受。
本書的編撰體例為原文、譯文、評析三個部分,其中評析部分評析詳細,並配以相應的故事,以幫助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原著,也使內容更具可讀性。同時將書中的思想和做法與現實相聯係,以求本書更具時代性,給現代人以借鑒的方向。一位教育專家曾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懂教育的家長。希望此書能真正幫助讀者“修身齊家”,進而“治國平天下”,幫助今天的家長實現“望子成龍”的夙願。
編譯者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