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從國際繼續工程教育發展趨勢看企業繼續工程教育的重要性(三)(1 / 1)

我國企業繼續教育當前有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改革開故以來我國繼續工程教育發展很快,一部分企業繼續工程教育取得顯著成效,促進了企業技術進步和取得顯著的經濟故立,總起來看繼續教育發展快的企業大都屬於以下類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如航空、航天、國防科技)引進新技術的產業(如石化、化工、鋼鐵、汽車)和產品出口外向型企業,這些企業必須消化新技術、新工藝,必須按國際市場的質量要求生產產品並開發新產品,否則企業就搞不好。這些要求就是這部分企業發展繼續工程教育的內在動力。十餘年來這一部分企業創造了不少好經驗,但是必須看到我國目前繼續工程教育還未被領導者重視,領導者隻抓賺錢,不管職工素質提高,有的還把職工教育培訓與生產對立起來,更談不上對繼續工程教育的激勵機製了。這種情況如不改變就不可能把企業工作的重點真正轉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下世紀中期我國趕上工業發達國家的戰略目標就有落空的危險。改變這種企業繼續工程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是當務之急。

提高對繼續工程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要提高企業領導者對繼續工程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當前重點要解決以下認識問題。

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轉換經營機製與企業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統一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控濟是為改革我國的經濟管理體製。企業轉換經苦機製是為了改革企業的管理體製,使企業成為自主經蒼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這兩項改革是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的目的是為解放生產力創造條件。換句話說這兩項改革是為企業發揮活力創造條件,至於企業活力能發揮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企業本身。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早已形成,企業自主經普,但有的企業經營情況好,有的經蒼情況差,有的倒閉破產。其出現差別的原因取決於企業自身的活力。要使企業領導者獲得,改革隻是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外部條件,企業能否搞好關鍵在企業的內因。企業增強活力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和管理進步兩個輪子的推動,僅靠零部條件是不夠的。必須把企業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才能使企業增強活力。企業繼續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了。

搞好繼續工程教育是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的需要。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四大的報告中指出:“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於提高勞動老的素質,培養大批人才。我們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忽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十四大以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當今世界政治風雲變幻,國標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世界範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麵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關於繼續工程教育,《綱要》指出:成人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生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製度,對不斷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族教和注重實效的原則,把大力開展崗位牆訓和繼續教育作為重點,”。從戰略觀點看,增強企業活力必須抓好繼續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