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是提高人們對繼續工程教育重要性認識,爭取領導支持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由於改革、開放的全方位展開,受單一產品製約的軍工企業不能迅速實現“軍民結合”長期積聚的技術能力不能充分發揮,潛在的經濟效益沒有顯露,人才流動繼續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些人眼裏又模糊和淡薄起來,影響這項工作的深化。
3.精選繼續工程教育課題
堅持麵向世界以新理論、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為主要內容進行繼續工程教育是可行的,應予堅持。同時在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本著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精神,按照長遠的應用、基礎與創新、新技術的推廣等在下列教育內容方麵進行研究和精選。
外語教育:外語作為人類交流思想、相互學習、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工具。在我國對外開放的時代,工程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參於國際間的技術交流承包工程、貿易等任務日漸頻繁,根據他們各自的情況,組織起來學習外語,經過若幹年的努力,使他們至少能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並使其中的一部分人在掌握一門外語的同時,學習第二種外語。
針對市場經濟中關於勞務、金融、人才、技術、債券、股票等開展專題講座,補充有關市場經濟的觀念和知識,開展信息技術、商品的造型和包裝技術等教育,使工程技術人員懂得市場規律,創造出適合市場需要的花色品種齊全的商品。
研究精選開發知識分子智力,激發其創造力的教育課題,如創造思維、創造力開發等。
教育內容要結合本企業的特點,注意已經掌握的技術要側重推廣、深化、開拓的教育。如成飛公司引進的大型計算機,培養的一批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人才,具有計算機技術開發的軟件硬件基礎,教育內容的設計應注重這項技術在科研、生產、管理中的運用,同時,計對社會技術需求、民品生產需要拓寬新的技術領域。
國營大中型企業設備陳舊,使用效率不高,工藝落後,繼續工程教育應把老設備改造任務和新工藝的采用和推廣作為自己的任務。
航空工業涉及的科學、技術領域比較廣泛,是一個高技術產業,在當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時代,組織各專業人員了解本專業當今發展的狀況也應包括在教育之中。
總之,對企業,繼續工程教育應結合企業的商品生產、研製進行,其教育的效果就會顯著,深化教育也有內容。
4.改變觀念,研究和製定政策,是深化教育的保證
我們過去研究和製定的繼續工程教育的有關政策對於推動這項工作的發展是有作用的。但當時的研究思路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人才部門所有,專業技術人員終生服務於一個部門,從事一項專門技術的情況下製定的。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的確立,勞務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等市場的建立,革除了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各種規章製度,人才流動成了熱門話題。培養與使用沒有天然的結合,投入與收益很難相當,影響企業家們對教育投資的積極性。價格改革、旅差費、物價、教育費用的上漲,教育本身日益感到經費入不敷出,不能滿足工程技術人員的各種學習要求。在勞務、人才、技術都能進入市場,按質論價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國務院把教育劃為第三產業,為我們變無償教育為部分有償和有償教育提供了製定政策的依據。
繼續工程教育、職工教育是企業進入市場競爭一個資本,需要政策的保證,建議國家製定如下一些政策:
授權與用人單位,由他們製定適合本單位的崗位培訓內容和規定。在宏觀上加強對這方麵工作基礎研究。
每年給工程技術人員以1-2個月參加本專業的繼續學習時間。
過去規定的資總額作為職工教育經費應提高到2%。以便解決物價上漲、教育經費不足之難。
培訓、教育費用分流崗位培訓、新技術、新工藝的教育費、培訓費企業包,基礎培訓、教育如外語教育、專項技術學習費用分流、個人分擔部分,定價要充分考慮職工的承受能力。
教育要有成本核算,受教育人要有服務合同,違犯合同學到技術後外流要負責償還教育費用,保證企業有能力再進行重複教育和培訓。
總之,教育的社會職能,在國家還無力全部承擔的情況下,繼續工程教育需要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的政策來保證其深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