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幹燥根,因其入藥曆史悠久,作用奇特而被曆代醫家看作是藥中之珍寶,故而有“金不換”的說法。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胃經。
功能主治
化淤止血,消腫止痛。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腫痛等。
用法與用量
口服入煎劑,每次3~10克,研末衝服,每次1~3克。
品質鑒定
三七以肥實個大、體重皮細、堅實、光滑、灰綠色有光澤而不空泡者為佳。
保存
置於陰涼幹燥通風處保存,並注意防潮、防黴、防蛀。
養生禁忌
孕婦忌用本品。
中藥配伍宜忌
與人參配伍,一散一補,相互製約,補而不滯,散而不耗;
與丹參配伍,相輔相成,大大增強活血化淤、通絡止痛的功效。
藥膳養生方
菜品:三七老雞煲
原料:三七14克,母雞1隻,紅棗(去核)14枚,山藥50克;鹽、料酒、大蔥薑汁、香油各適量。
做法:母雞、紅棗、山藥分別洗淨,山藥切片;三七洗淨,用香油炸黃,撈出瀝幹油砸碎。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加料酒、大蔥薑汁、三七、母雞,用旺火燒沸,去除浮沫,加入山藥、紅棗,再改用小火燉至雞肉熟爛,加鹽調味即可。
特色:活血止血,補中益氣,對風濕性心髒病尤為合適。
湯品:靈芝三七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250克,桂圓肉15克,靈芝30克,三七6克;薑、鹽各適量。
做法:豬瘦肉洗淨,切塊;靈芝去雜質,洗淨,切小塊;三七、桂圓肉分別洗淨。將所有用料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旺火煮沸,改小火再煮3小時,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特色:養心安神、去淤止痛;適用於氣虛血淤所致冠心病引起的心慌心悸、胸翳悶痛、氣短神疲、失眠多夢、食欲不振、舌暗淤點等。
酒品:三七藥酒
原料:三七100克,白酒(50度為宜)1000克。
做法:將三七敲碎成黃豆大小,放入白酒中,浸泡30天以上即可服用。
用法: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特色:消腫止痛、活血散淤。可用於淤血滯痛、勞傷疼痛、跌打損傷及無名腫痛等。
茶品:三七花茶
原料:三七花10克。
做法:將三七花揉碎,用沸水衝泡片刻。
用法:代茶飲用。
特色:平肝、降壓、清熱,對預防高血壓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