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楂的果實,又名山裏紅、胭脂果、是我國特有的果品,既是一味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傳統中藥,又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望之生津,食之酸甜,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
功能主治
消食化積,活血化淤。主治消化不良,產後淤阻腹痛、惡露不下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煎劑,每次10~15克,或入丸、散。
品質鑒定
山楂藥用有南、北山楂兩種,以南山楂為佳。購買時則以大小均勻、色澤棕紅、肉質厚者為佳。
保存
山楂鮮品的保存應注意低溫、保濕、透氣;幹品則應置於幹燥通風處保存,並注意防黴、防蛀。
養生禁忌
山楂助消化是通過“破氣”實現的,因此,不宜過食,否則易傷中氣;服用其他滋補藥品期間不宜食用山楂;平素脾胃虛弱、胃酸過多、有消化性潰瘍及牙病者也應慎用。
中藥配伍宜忌
與神曲配伍,增強消食除積、破滯除滿的功效;
與麥芽配伍,山楂善消油膩之積,麥芽善消麵食之積,二者配用,則油膩、麵食之積皆消。
藥膳養生方
菜品:山楂酪
原料:山楂250克,蘋果50克,白糖200克,綠櫻桃10粒,水澱粉20克。
做法:山楂洗淨,入沸水略煮,撈出後去皮去核,剁成蓉;綠櫻桃、蘋果分別切成末。鍋置旺火上,加適量水、白糖、山楂蓉均勻煮沸,加水澱粉勾芡,再加入櫻桃和蘋果攪勻,起鍋裝盤即可。
特色:色彩紅亮,酸甜可口,開胃消食。
湯品:山楂蓮子湯
原料:蓮子100克,山楂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山楂洗淨,去核,切片;蓮子泡發,與山楂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旺火煮沸後,改用小火再煮50分鍾,調入白糖攪勻即可。
用法:隨量飲用。
特色:平肝潛陽,健脾消食,尤其適於消化不良及高血壓、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
酒品:山楂桂圓酒
原料:山楂、桂圓肉各100克,紅棗肉、紅糖各30克,米酒1升。
做法:將山楂、桂圓肉、紅棗切碎,研成粗末,放入幹淨的容器中,倒入米酒,浸泡7~10天,濾掉藥渣,加入紅糖溶解,澄清裝瓶即可。
用法:每次20~30毫升,每日2次。
特色:補心血、益脾胃、助消化,對於食積脹滿、脾胃不和、麵色萎黃等效果甚佳。
茶品:山楂銀菊茶
原料:山楂、金銀花、菊花各15克。
做法:山楂拍碎,與菊花、金銀花共同煎煮,取汁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
特色:甜酸適口,化痰消脂、清涼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