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薤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1 / 1)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幹燥鱗莖,既是一味良好的滋補中藥,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食材。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苦;入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主治冠心病、心絞痛、胸悶不舒、急慢性腸炎、痢疾及小兒疳痢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克;或入丸、散。也可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品質鑒定

藥材以個大、飽滿、質堅、黃白色、半透明、不帶花莖者為佳。

保存

置於幹燥處保存,注意防蛀。

養生禁忌

薤白為辛散苦降溫通之品,因此氣虛、陰虛發熱、汗多、頭痛者應慎用。又因薤白滑利,所以,無滯者不宜服用。

中藥配伍宜忌

與瓜蔞配伍,二藥合用,寒熱相兼,即可化痰開結,又可通陽散寒,共奏化痰濁、祛淤血、散陰寒之功。

忌與生地黃配伍,且服用本品期間不宜服用韭菜、牛肉。

藥膳養生方

菜品:薤白粥

原料:粳米100克,薤白50克,大蔥白20克,鹽2克。

做法:

1.薤白、大蔥白洗淨,切絲;粳米洗淨,用冷水浸泡,撈出。

2.鍋內加入適量冷水,用旺火煮開,放入粳米;再將薤白絲、大蔥白絲放入鍋中。

3.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時,下適量鹽調味即可。

特色:本方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湯品:薤白三七雞肉湯

原料:連骨雞肉500克,薤白60克,陳皮6克,三七12克,生薑、紅棗、米酒各適量。

做法:三七洗淨,打碎成小粒;雞肉洗淨,切塊;陳皮用水浸泡後,洗淨;薤白去除根須,洗淨;生薑,紅棗(去核)洗淨。三七、雞肉、陳皮、生薑、紅棗一同放入沸水鍋內,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放入薤白再煮沸片刻,調味,放入米酒攪勻即可。

用法:隨量飲湯吃肉。

特色:適合於痰淤凝滯胸痹症所致的胸部隱痛、脅肋不適、喉中有痰(白)、倦怠無力等。或用於痰(濕)淤凝滯所致的冠心病、高脂血症、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等。

酒品:薤白三七酒

原料:薤白、三七、玉參、桂枝各10克,黃酒適量。

做法:三七研為細末,連同其他諸藥以水煎取汁,去渣,對入適量黃酒混勻煮沸即可。

用法:趁熱飲服。

特色:溫陽、活血、止痛,可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等症。

茶品:薤白茶

原料:薤白、瓜蔞仁各90克,半夏40克,黃酒100克。

做法:將薤白、瓜蔞仁、半夏研末,放入保溫瓶中,衝入適量開水後,再倒入黃酒,悶15分鍾左右即可。

用法:每日1劑。

特色:本方有通陽散淤、理氣寬胸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