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幹燥沙囊內壁,即雞肫內壁,因此雞內金也叫雞肫內黃皮、雞肫皮。《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雞內金,雞之脾胃也,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淤積之功可見一斑。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澀;入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
消食化積,止遺尿,化石通淋。主治積食、結石、小兒疳積;也可用於遺尿。
用法與用量
口服,入煎劑,3~10克;也可研末服用。
品質鑒定
雞內金以完整、色金黃者為佳。
保存
置於幹燥處保存,注意防止重物擠壓。
養生禁忌
雞內金雖性質平和,但終為消化磨積之品,因此,凡脾胃虛弱所致之消化不良以及脘滿腹脹者均不宜服用。
中藥配伍宜忌
與麥芽配伍,二藥相得益彰,消食導滯功能顯著增強;
與檳榔配伍,二藥同用,生胃氣而不雍滯;
與白術配伍,消補兼施,共奏健脾寬中、消積化滯之功;
與海金沙配伍,通淋化石、消積清熱作用加強。
藥膳養生方
湯品:雞內金鹿肉湯
原料:鹿肉120克,幹薑10克,雞內金10克,紅棗(去核)4個。
做法:鹿肉洗淨,切塊,起鍋放入鹿肉爆幹水分,取出待用。將雞內金、幹薑、紅棗洗淨,並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旺火煮沸,改小火煮1~2個小時,調味即可。
用法:隨量食肉喝湯。
特色:散寒止瀉,溫中暖腎。對慢性腸炎所致的胃脘、少食、體倦、泄瀉等有很好的效果。
酒品:雞內金酒
原料:雞內金18克,黃酒適量。
做法:雞內金炒燥,研成細末,分為六包。
用法:早晚各服1包,用熱黃酒及溫開水調服。連服三日。
特色:可用於症狀較輕的遺精治療。
茶品:三金茶
原料:金錢草30克,雞內金10克,海金沙15克。
做法:將金錢草和雞內金研成細末,與海金沙一同用紗布包後放入保溫瓶中,用沸水適量衝泡,蓋悶20~30分鍾即可。
用法:每日2劑,每劑分3~4次飲完。
特色:利水通淋,可用於治療小便淋瀝澀痛,或見有砂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