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又稱蛇米、野胡蘿卜子、野茴香,為傘形科蛇床屬植物蛇床的果實。自古蛇床子就被曆代醫家視為治療皮膚病、瘙癢症的良藥。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苦;歸腎經。
功能主治
有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的功能,可治療陽痿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陰濕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等病症。
用法與用量
煎湯,6~12克;或入丸、散;也可研末調敷或製成坐藥、栓劑。
品質鑒定
蛇床子表麵呈灰黃色或灰褐色;外形呈橢圓形,頂端有2枚向外彎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細梗;蛇床子的果皮鬆脆,揉搓易脫落;種子呈灰棕色且細小;蛇床子氣香,食之有麻舌感。
保存
儲存在幹燥通風處。
養生禁忌
陰虛火旺、濕熱相火妄動、陽強、精不固者都要忌服。
中藥配伍宜忌
與繭絲子、五味子配伍,可治陽痿不起;
與麻雀配伍,可治腎陽虧虛導致的陽痿不育、女性宮寒不孕;
與白礬配伍,可治婦人陰癢;
與蒼術、艾葉配伍,可治陰道滴蟲之陰癢;
與木槿皮配伍,可治陰囊濕疹;
與苦參、丹參配伍,可治牛皮癬;
與地膚子、黃柏、花椒、甘草配伍,可治全身瘙癢症。
藥膳養生方
菜品:大棗蛇床子粥
原料:大棗10個,蛇床子3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大棗用水浸泡1小時,變軟後,洗淨,切塊。
2.大米,洗淨;放入倒有適量清水的鍋中,再加入棗塊。
3.蛇床子裝入紗布袋中,與棗塊同煮;煮好後取出藥袋,即可食粥。
特色:本方有消除疲勞的功效,還有強陽益陰、補腎散寒的作用。
湯品:蛇床子湯
原料:威靈仙、蛇床子、當歸尾、土大黃、苦參各15克,縮砂殼9克,老蔥頭7個。
做法:將上述藥材用適量清水煎開後,放入碗內,先熏,待溫後即可浸洗。
用法:每日1次,每次15~20分鍾。
特色:本湯品有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的功效,可治腎囊風、幹燥極癢等病症。
酒品:蛇床子苦參酒
原料:蛇床子、苦參各25克,防風、白鮮皮、明礬各12克,川椒1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加工為細末,裝入紗布袋中,用白酒密封浸泡30天;每隔數日搖晃1次,除去藥袋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3~4次,用脫脂棉球蘸藥酒外擦患處即成。
特色:本方有祛濕、解毒、止癢的功效,可治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慢性濕疹、癬症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