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溝通:人與人和諧的武義(2)(1 / 3)

去年以來,武義縣便民服務中心在總結完善文明窗口評選製度的基礎上,製定出台《武義縣便民服務中心星級服務窗口考評辦法》,促進效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取得了一定成效。星級服務窗口考評以服務對象的評議結果為主要依據,通過對服務窗口的綜合服務質量進行考評,確定各窗口星級等次。該辦法規定,月辦件量在50件以下、51件-200件、200件以上的,評議表回收率必須分別達到30%以上、20%以上、50份以上。評議滿意率為60%,70%,80%,85%,92%以上的,分別評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該辦法同時規定窗口單位存在違反“四條禁令”,未嚴格執行“一門受理”、超期限辦結、辦理事項極少等12種情況的,酌情降低星級。評選結果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公布,並與窗口工作人員年終考核掛鉤。該項製度的實行,有力推動了各服務窗口服務水平的提高,按時辦結率達到99%以上。

近年來,武義縣積極推進行政服務體係建設,初步形成了包括縣行政服務中心、各部門辦事大廳和鄉鎮(街道)365便民服務中心在內的行政服務體係框架。特別是自成立行政服務中心以來,在規範行政行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麵取得明顯成效,方便了群眾辦事,優化了發展環境。2005年,中心共辦理各類事項12萬件,占了全縣各部門行政服務事項的30%。行政服務中心主任洪成福在與筆者訪談中說:

我們服務中心也叫行政審批中心,縣裏把有行政審批權的部門搬到這裏來進行審批。剛開始時隻有4家單位,15個工作人員。現在我們已經發展到18個行政審批部門,還有幾家服務部門,一共有23個行政審批和服務的窗口。我們采取五公開的服務製度。中心從2001年開始組建的時候,當年是辦了1萬多件事項,而去年一年我們總共辦了12萬件審批事項。我們確實在默默無聞地為優化服務環境做了很多事情。我這個主任可以這麼說,我們一年辦了12萬件審批事項,我們真正做到了沒有吃一餐請,沒有收一份禮,從我這個中心主任到下邊的辦事人員。因為老百姓不需要送啊,這個事情本來就是應該政府辦的,你要想推出來他馬上就會投訴。如果你說這個事情3天能夠辦好,那我3天以後過來拿東西,你一定要給我,不然我就可以投訴你,因為你超出承諾時間了。那麼推拖問題解決了,他還要送什麼?沒必要送了。所以到這裏來以後老百姓就感到心情比較舒暢,因為他覺得有一種被尊重的主人的地位了。本來是人家要來找你辦事,現在是我們等著老百姓辦事,甚至是上門為老百姓和企業辦事。這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並不是說我們這些人思想境界有多高,說到底還是我們的這個體製好。這個體製使得老百姓不需要跑,也不需要送,就可以把事情辦好。事實上有些事情如果你政府部門拖拉推卸的話那肯定是辦不好的,所以為了辦好事情請客送禮的現象以往就很多。現在建立這樣一個機構之後,所有的辦事空間大大縮短了,效率也在無形中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形象也得以改變。因此紀委監察局也特別重視,經常光顧我們這裏,把中心樹立為政府廉潔高效的典範單位。

個案1:工商部門窗口是行政服務中心的文明示範窗口。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如中外合資浙江周一實業有限公司籌建之初,在籌建過程中因中方投資者投資額度的限製,使報批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企業和鄉鎮領導也非常著急。工商窗口服務人員主動介入,多次主動與發計、經貿及市局等單位聯係,幫企業出謀劃策,從聯係審計驗資、辦理中方企業增資變更、陪同到省局批名稱、跑相關部門辦理立項審批、合同章程審批等各個環節跟蹤服務,放棄了很多休息時間,使投資總額3000萬歐元的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辦好了登記手續。企業代表非常感激,一再說“武義的投資環境好,武義工商局的辦事效率高,服務態度好。”

個案2:公安辦證中心積極為查原始檔案的群眾提供便利。因為中心受場地的限製,從前常住人口的原始檔案都收藏在熟溪派出所。為了確保群眾能及時查找檔案,中心特將原來承諾7天的時限改為確定專人及時的為群眾查找。如今年5月份一位原籍武義現在龍泉工作的徐榮坤老人,為了工作待遇問題想查找原始檔案,那天他來到中心說明來意後,中心民警劉健同誌在他提供不是很準確的資料情況下,迅速給他找到了所需的58年的戶籍資料,事後徐榮坤老人特給中心寫了感謝信,並送來了錦旗。

經過多年的努力,武義已創造出了一個優良的投資環境,得到了外來企業的好評。他們認為,創建一個優良的投資環境不容易,破壞一個良好環境卻隻要一、二件事就足夠了,決不能因為一粒老鼠屎,壞了武義一鍋飯。在武義,縣直有關部門特別是執法部門堅持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相統一,尤其偏重靈活性,盡量把方便讓給基層、讓給企業。同時,各部門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盡量用最少、最合理的時間,為服務對象提供最滿意的服務。一是不斷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壓縮審批事項和審批時限,特別是壓縮那些審批頻率高、關係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的審批項目。二是大力弘揚“四通”精神,即職責範圍內的要速辦“快通”,工作運轉不暢時要及時“溝通”,基層和企業麵臨困難和矛盾時要積極“疏通”,對有礙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大膽“變通”。三是積極推進政府行為轉變,從以審批為主的工作方式轉變為以監督為主的工作方式;四是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