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溝通:人與人和諧的武義(5)(1 / 3)

要發展教育,優美規範的校園是物質保證,而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根本條件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筆者訪談和考察的過程中,接觸了不少教師和學校領導。從他們身上筆者深切感受到濃厚的學者氣息和永無止境的學習精神。金穗民族中學的前任校長雷國強老師就是一例。在柳城考察時,我們見到了雷老師,有幸得到他在2002年出版的《佘風越韻》一書。拜讀之後,很為雷老師的文采和學術能力折服。雷老師本是中學英語教師,後又擔任民族中學校長的職位,在工作之餘還能著書立說,讓筆者對武義的教師整體素質有了感性認識。在武義教壇像雷國強老師這樣,認真而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之餘,能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科研工作的教師還有很多。武陽幼兒園的園長周蘇伊也是一例。周園長在教學和管理的同時,勤於思考,對於幼教的問題和發展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她的論文常常見諸報端,還多次獲得省、市、縣級論文獎。就是在這樣的校領導和其它優秀教師的帶領下,武義中小學教師科研能力大大提高。自2002年以來共有16項研究課題在省教育規劃辦立項,86項研究課題在市教育規劃辦立項,縣教育規劃辦立項的課題達1163項。有2項成果榮獲第一、二屆省政府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獲二等獎。獲省重大科研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省年度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全縣出版教育教學專著13本。

科研隻是考察教師能力的一個方麵,最主要的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方麵,武義始終把提高教師學曆合格率和學曆層次作為優化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點工作來抓,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縣繼續教育中心正是為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服務的部門。為了整合教育資源,更好的為師資培訓服務,2006年1月由武義縣教師進修學校、電大工作站、教學儀器站合並組建了武義縣繼續教育中心。縣裏對中心的發展高度重視,財政撥款200多萬元幫助中心在履坦鎮王古村的茶葉山(麥磨山)建造新校園。新的中心大樓依山就勢,隨坡而建,整個建築群既有古典氣息,又有現代風格,同時充分利用周圍青山綠樹的天然優勢,形成一個園林式的單位。作為四項工程之一的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就主要通過繼續教育中心來完成。2003年,中心爭取浙師大在武義設立了本科函授站,為本縣教師進修本科課程提供了方便。

目前,全縣小學專任教師1018人,學曆合格的1008人,合格率為99.02%,初中專任教師725人,學曆合格708人,合格率為97.66%,普高專任教師406人,學曆合格342人,合格率為84.24%,職高專任教師132人,學曆合格率為76.52%。教師素質整體提高,湧現出一批名師和有較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曾有特級教師4人,現有國家級優秀教師3人,正高職稱教師1人,省教壇新秀4人,省優秀教師9人,省名師培養對象3人;市名師2人,縣學科帶頭人和教壇新秀100人。

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都上去了之後,管理在更好發揮教育水平上的作用就凸現出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尤其是經過布局調整,學校的規模變大,人數增多。在教學管理上,各個學校都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另外實施名校長工程以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強化教學管理。還突出師德建設和學生行為規範的教育,打造平安校園。

美麗舒適的工作環境、團結進取的工作夥伴、透明安全的管理製度,對廣大教師來說,在學校裏工作是讓他們滿意的。但要更好留住和引進教育人才,廣大教師的後顧之憂,安心工作,提高教師的待遇同樣不可忽視。在教育優先的政策下,即使縣財政不太寬餘,也要保證教師工資待遇落實到位。首先保證教師工資按時發放,不得拖欠;其次逐漸穩步提高教師收入。武義對教師工資實行“同城待遇”,即教師平均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工資的標準。根據武義縣財務年報統計,全縣教職工待遇情況(包括住房公積金)從1997年的月人均725元,提高到2005年的2560元,2005年的工資待遇是1997年的3.5倍,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發放在職教師待遇10年來合計發放約2.66億元。按全縣十年年平均2860名教職工計算,人均發放9.3萬元。筆者訪談的幾位小學教師均表示對目前收入滿意。基本說來,一個小學高級教師的月工資可以達到2000元左右,中學裏有中學一級職稱的教師大約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大體上所有已婚教師都有至少一套自己的住房,有的是自己買地建的小樓,有的是公寓套房,而且基本上沒有借款。

在教育優先這種寬鬆而又奮發的環境之下,武義教師的素質不斷得到提高,為教育質量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