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提升:武義模式的理論分析(6)(2 / 3)

(5)政府服務的縣域調控

作為縣裏的行政管理機關,政府的調控作用是麵對全縣的。政府的職能從管理轉向服務後,縣域調控就是縣域服務。武義在新農村建設中,縣域調控最成功的經驗就是曆時十幾年,組織了4萬多山區農民下山脫貧,使“山上五百年”的農民,“下山三五年”就脫貧致富了,這是何等高質量的政府服務,所以祖祖輩輩貧窮的山區農民,由衷地把具體組織農民下山的扶貧辦主任稱為“武義的毛主席”,可見武義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服務在縣域調控方麵做得十分到位,十分得民心!正因為這件為農民服務的工作做得好,受惠麵大,影響大,所以武義縣下山脫貧的經驗上了世界扶貧大會。武義雖小,且尚屬欠發達地區,但隻要工作做得好,做得到家,政府服務縣域調控完全可以創造出具有國際意義的經驗!

正因為武義政府服務縣域調控的力度大,水平高,所以對武義“北茶、南珠、中超市”的外向型經濟在積極引導,營造環境的同時,還在異地成立相應的黨組織和商會來協調各方關係,並通過職業培訓,為“超市”等外向型經濟搭建創業平台,不斷地完善了政府服務。

武義縣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了縣域調控,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可謂是勞苦功高。但政府至今仍然克勤克儉,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四大班子的辦公室小而狹,縣委辦公樓破而舊;縣裏所有幹部上班十分準時,下班卻往往沒有定準,工作是兢兢業業。所有這些,與他們做出的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成績相比,人們不能不為武義新農村建設政府服務經驗叫好!

(6)教育優先的縣域推進

教育的發展在許多地方都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就是不落實在行動上;許多地方最好的房子是縣、鄉、村辦公樓,有的鄉甚至蓋成了“白宮”,但最舊最破最危險的房子往往是學校。人們對此已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在武義筆者見到的卻完全相反,在縣裏最好的房子是學校,一中、三中、實驗小校、熟溪小學、明招小學都是設施齊全、建築新穎的一流的學校。武義教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好的態勢、完全得益於新農村建設中教育優先縣域推進的結果。

武義縣教育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全麵推進教育發展方麵是做得很出色的,從1997年到2006年上半年,全縣投入教育修建校舍的資金達4.08億多元。正因為有了教育優先的縣域推進,所以,武義教師的待遇得到了保證,教師的水平也上去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學校的升學率也上去了。今天,筆者在學校考察中,幾乎沒有一所學校在抱怨經費不足,教師待遇太低,校舍基建缺口太大。所到之處,不是正在興建新項目,如一中的操場改造,明招小學的新教學樓;就是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教育優先的縣域推進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下山脫貧的縣域反貧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