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參考文獻(1)(1 / 3)

一、著作:

001.徐傑舜:《漢民族曆史和文化新探》,廣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002.陳華文:《文化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003.張冠生選編:《費孝通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年4月。

004.鄭大華:《民國鄉村建設運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

005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006.王景新、李長江、曹榮慶等著:《明日中國:走向城鄉一體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1月。

007.李培林:《農民的終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月。

008.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編:《三農中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期。

009.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譯:《農民的終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010.李強:《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011.孫達人:《中國農民變遷論——試探我國曆史發展周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012.雷國強:《佘鄉越韻》,炎黃出版社,2002年。

013.孫振玉主編:《人類生存與生態環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014.徐春:《人類生存危機的沉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015《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016.蕭俊明:《文化轉向的由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017.安東尼?吉登斯:《社會的構成》,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018.王水雄:《結構博弈——互聯網導致社會扁平化的剖析》,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019.列維?吉登斯:《社會的構成》,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020.費孝通:《江村經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

021.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022.【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陳橋驛校:《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023.【美】施堅雅:《中國曆史的結構》,見〔美〕施堅雅著,王旭等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施堅雅模式》,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024.武雅士主編:《中國社會的宗教與儀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0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224頁。

0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02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028.《列寧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029.《斯大林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030.埃比尼澤·霍華德著,金經元譯:《明日的田園城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031.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與前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032.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033.趙樹楓、陳光庭、張強:《北京郊區城市化探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034.樸振煥(韓)著,潘偉光、鄭靖吉(韓)、魏蔚等譯:《韓國新村運動——20世紀70年代韓國農村現代化之路》,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

035康曉光:《中國貧困與反貧困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036.石山主編:《中國生態農業建設》(上卷、下卷),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年9月版。

037.費孝通主編:《社會學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第181頁。

038.[美]愛德華·A·羅斯《社會控製》,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第267頁。

039.[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第204-232頁。

040.施嵩、陳振聲主編:《足跡——浙江省武義縣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

二、論文:

001.徐傑舜:《法國尼姆苗族考察》,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增刊(社會科學專輯)。

002.《貧富差距到危險的邊緣——2010後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載《貴陽晚報》,2005年8月25日,24版。

003.餘姝:《趙本山:活著的人要快樂》,載《羊城晚報》,2005年8月25日,B2版。

004.林敏霞、徐傑舜整理:《聚焦發展與不發展——第二屆人類學高級論壇海峽兩岸原桌論壇實錄》,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005張有雋:《吃了一山過一山:過山瑤的遊耕策略》,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006.張占倉:《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四點論”》,載《經濟經緯》,2004年第5期。

007.沈地:《正確處理富民與富縣的關係》,載《發展》,1995年第6期。

008.甘陽:《(江村經濟)再認識》,載《讀書》,1994年第10期。

009.劉晨陽等:《重慶都市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分析》,載《長江流域資源與壞境》,2005年第6期。

010.徐傑舜:《中國農民守土與離土的博弈》,載《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