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雜事)《易》曰:“正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裏。”故君子慎始。
《春秋》之元,《詩》之關雎,《禮》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雲爾。
素成,謹為子孫婚妻嫁女,必擇孝悌世世有行義者。如是,則子孫慈孝,不敢淫暴,黨無不善,三族輔之。故鳳凰生而有仁義之意,虎狼生而有貪戾之心,兩者不等,各以其母。嗚呼!戒之哉!無養乳虎,將傷天下。故“素成”,胎教之道,書之玉版,藏之金櫃,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
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後有身,七月而就蔞室,太師持銅而禦戶左,太宰持鬥而禦戶右,太卜持蓍龜而禦堂下,諸官皆以其職禦於門內。”
比三月者,王後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撫樂而稱不習;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則太宰荷鬥而不敢煎調,而曰不敢以侍王太子。太子生而立,太師吹銅曰聲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太卜曰命雲某。
然後,為王太子懸弧之禮義。東方之弧以梧,梧者,東方之草,春木也;其牲以雞,雞者,東方之牲也。南方之弧以柳,柳者,南方之草,夏木也;其牲以狗,狗者,南方之牲也。中央之弧以桑,桑者,中央之木也;其牲以牛,牛者,中央之牲也。西方之弧以棘,棘者,西方之草也,秋木也;其牲以羊,羊者,西方之牲也。北方之弧以棗,棗者,北方之草,冬木也;其牲以彘,彘者,北方之牲也。五弧五分矢,東方射東方,南方射南方,中央射中央,西方射西方,北方射北方,皆三射。其四弧具,其餘各二分矢,懸諸國四通門之左;中央之弧亦具,餘二分矢,懸諸社稷門之左。
然後,卜王太子名,上毋取於天,下毋取於土,毋取於名山通穀,毋悖於鄉俗。是故君子名難知而易諱也,此所以養隱之道也。
正之禮者,王太子無羞臣,領臣之子也,故謂領臣之子也。身朝王者,妻朝後,之子朝王太子,是謂臣之子也。此正禮胎教也。周妃後妊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訁差,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成王生,仁者養之,孝者繈之,四賢傍之。成王有知,而選太公為師,周公為傅,前有與計而後有與慮也。
是以封於泰山,而禪梁父,朝諸侯,一天下。由此觀之,主左右不可不練也。
昔禹以夏王,而桀以夏亡;湯以殷王,而紂以殷亡;闔閭以吳戰勝無敵而夫差以之見禽於越;文公以晉伯,而厲公以見殺於匠麗之宮;威王以齊強於天下,而簡公以殺於檀台;穆公以秦顯名尊號,而二世以劫於望夷之宮。其所以君王同而功跡不等者,所在異也。
故成王處繈褓之中朝諸侯,周公用事也。武靈王五十而弑於沙丘,任李兌也。
齊桓公得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稱為義主;失管仲,任豎刁,而身死不葬,為天下笑。一人之身榮辱具施焉者,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無忌而削地複,趙任藺相如而秦兵不敢出,安陵任周瞻而國獨立,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複,齊有陳單而襄王得其國。由此觀之,無賢佐俊士,能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者,未之有也。
是以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者;得民心而民往之,得賢者而賢者歸之。
文王請除炮烙之刑而殷民徙,湯去張網者之三麵而二垂至,越王不頹舊塚而吳人服,以其所為順於人也。故同聲則處異而相應,意和則未見而相親,賢者立於本朝,而天下之士相率而趨之。何以知其然也?管仲者,桓公之讎也。鮑叔以為賢於己而進之桓公,七十言說乃聽,遂使桓公除仇讎之心,而委之國政焉。桓公垂拱無事而朝諸侯,鮑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走桓公而無自危之心者,同聲於鮑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