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正如人的一生有適合研究科學的年齡一樣,人生也有適合研究社會的年齡。那些對社會過早研究的人,會不加選擇、不假思索地終生追隨社會的習慣,即使他們遵從得相當不錯,但其實他們從來都並不會真的清楚自己在幹些什麼。而那些研究了社會,並且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人,就會更有洞察力,因此也就能夠遵從得更加準確也更加得體了。
302你的學生背下來的知識多,而我的孩子則會利用他的知識。把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投入社會,隻要有好的引導,一年的時間,他就會比一個從童年就在社會中長大的孩子,更加迷人,更有禮貌,也更加真誠。因為二十歲的年輕人能觀察眼前的一切,不管是年齡、地位、性別,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風俗,可以就此歸納出基本的原則來,在無法預料的緊急情況下,也能應用這些原則。而那些在社會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隻聽從習慣的指導,一旦習慣失靈,就會不知所措。
303我對這個年輕人說,你需要一個伴侶,讓我們出發去尋找適合你的人。找到她也許並不容易,真正值得的人永遠是罕有的,不過我們不著急的話,也就不會輕易失望。毋庸置疑,這樣的人是存在的,我們終歸能發現她的。至少說,也能發現一個和她差不多的人。我就帶著這麼個對他有吸引力的目的,把他帶進社會裏去,還需要說什麼嗎?我說得不是很清楚了嗎?
304要是我沒有讓他愛上某個他還不認識的人,我就是最蠢的人了。盡管我向他描述的人隻是想像的,不過已經能讓他厭惡那些引誘他的人了,已經能讓他不斷地和他所見到的真正的人比較,而寧願選擇這個幻想中的人了。難道愛情本身不正是想像、虛構和幻覺嗎?我們更多是在與自己的幻想戀愛,而並不是幻想的對象。如果我們看清楚了所愛的對象,世界上就沒有愛情這回事兒了。當我們不再愛了,我們之前的愛人是沒有變化的,隻是我們的看法變了,魔幻的麵紗撕了下來,愛情隨即消失了。不過,當我給他想像的對象時,我要控製好,以便能輕鬆地防止他對現實中的人產生幻想。
305正因為如此,我不會向他描繪一個世間不存在的、十全十美的模特兒來誤導青年人,不過我會選擇她的缺點,而這些缺點恰恰是適合他的,是會讓他喜歡的,是能幫助他改正自身缺點的。我也不會向他撒謊,保證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個人,我隻是讓他喜歡我描述的人物,他就會很快想找到這樣的原形。從欲求到信念,這樣的變化不難,隻要你的描述巧妙,而能感覺到的特征,會賦予這個想像的人物很大的真實性。我甚至可以給她取個名字,我會這樣笑著對他說,你未來的愛人,我們就叫她蘇菲吧,蘇菲是個好名字,要是你選擇的姑娘不叫蘇菲,至少她配得上這個名字,我們先把這個名字給她。
306所有控製孩子的人,都有同樣的偏見和教條,他們對孩子的觀察都是錯誤的,對孩子的想法自然就更加錯誤。年輕人開始之所以走錯路,並不是因為性情或者感覺,而是由於流行的觀念。要是說起寄宿學校的男孩子和修道院的女孩子,我可以讓你們看看,即便他們也是一樣的。他們從彼此身上學會的第一課,也是唯一有效的一課就是惡習,讓他們變壞的,不是他們的天性,而是人的榜樣。
307一位瑞士衛隊的年輕長官對我的傾訴,讓我永遠不能忘記。他非常討厭同伴們那種喧囂的尋歡作樂,但是從來不敢拒絕同他們一起出去,以免被他們嘲笑,“就這樣習慣了。”他說,“就像我習慣了鼻煙,抽多了就知道滋味了。總不能永遠像個小孩似的。”所以,當一個年輕人進入社會之時,更值得警惕的不是色欲,而是自負,他會因此而屈服於別人的趣味,不再追隨自己的內心。這樣的放任,更多的時候不是愛情,而是自愛的責任。
308如果確實如此的話,那麼我就要問了,在這個世界上,針對這些也許會侵襲他的道德、他的情感以及他的原則的事情,還有哪個人比我的學生有更好的防禦武裝呢?還有誰會比他更能抵抗這樣的洪流呢?還有哪一種誘惑他沒有提前準備呢?這世上,沒有誰比愛彌兒更不願意模仿別人的了,一個像他這樣自己沒有偏見,也沒什麼需要向別人的偏見屈服的人,遭到嘲笑時,自然受影響要比別人少。我花了二十年的功夫,給了他武裝以抵抗嘲弄,他們是沒辦法讓他一天就變成傻瓜的,因為在他的眼裏,奚落和嘲弄都是傻子的爭論,要想不被他人的嘲笑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鄙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