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築幕牆工程的技術要點
建築幕牆節能工程的技術要點
(1)幕牆的氣密性應符合設計規定的等級要求,幕牆的密封條是確保密封性能的關鍵材料。
(2)幕牆的開啟扇也是影響幕牆氣密性能的關鍵部件。應選用與開啟扇尺寸相匹配的五金件,並應按現行玻璃幕牆技術規範要求,開啟角度不宜大於30度,開啟距離不宜大於300mm。
(3)幕牆節能工程使用保溫材料的安裝應注意四點:一是保證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必須滿足設計和有關文件的要求;二是要求保溫材料的厚度不小於設計值;三是要求安裝牢固(對於非透明幕牆來說,保溫材料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到節能效果,如果保溫材料的厚度不夠或安裝不牢,有可能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傳熱係數指標限值,而不能通過驗收);四是保溫材料在安裝過程中應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4)應嚴格按照設計位置安裝,並且要求對其安裝的牢固程度,應全數檢查。
(5)施工中應檢查熱轎部位是否有效隔斷。
(6)幕牆的隔氣層應采取密封措施,以保證隔氣層的完整。
(7)幕牆的冷凝水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有組織的收集和排放,以防止冷凝水滲透到室內,使裝飾麵發黴、變色。
(8)幕牆與周邊牆體間的接縫處應采用彈性閉孔材料填充,並采用耐候密封膠密封。
(9)幕牆節能工程除按一般建築幕牆要求進行複驗的材料外,還應增加對材料的性能進行複驗。
(10)建築高度大於等於2mm時,幕牆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級;建築高度小於2m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4級或氏級,但采用氏級時,每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覆蓋,其厚度不應小於3mm。
建築幕牆防火構造要求
(1)幕牆與各層樓板、隔牆外沿間的縫隙,應采用不燃材料封堵,填充材料可采用岩棉或礦棉,其厚度不應小於10099,並應滿足設計的耐火極限要求,在樓層間形成水平防火煙帶。防火層應采用厚度不小於1.599的鍍鋅鋼板承托,不得采用鋁板。承托板與主體結構、幕牆結構及承托板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防火密封膠密封。防火密封膠應有法定檢測機構的防火檢驗報告。
(2)無窗檻牆的幕牆,應在每層樓板的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1.00、高度不低於0.89的不燃燒實體裙牆或防火玻璃牆。在計算裙牆高度時可計入鋼筋混凝土樓板厚度或邊梁高度。
當建築設計要求防火分區分隔有通透效果時,可采用單片防火玻璃或由其加工成的中空、夾層防火玻璃,防火層不應與玻璃直接接觸,防火材料朝玻璃麵處宜采用裝飾材料覆蓋,同一幕牆玻璃單元不應跨越兩個防火分區,防火構造均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建築幕牆的防雷構造要求。
(3)幕牆的防雷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和《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範》的有關規定。
(4)主體結構有水平均壓環的樓層,對應導電通路的立柱預埋件或固定件應用圓鋼或扁鋼與均壓環焊接連通,形成防雷通路。圓鋼直徑不宜小於12mm,扁鋼截麵不宜小於54mm。避雷接地一般每三層與均壓環連接
(5)兼有防雷功能的幕牆壓頂板宜采用厚度不小於399的鋁合金板製造,與主體結構屋頂的防雷係統應有效連通,在有鍍膜層的構件上進行防雷連接,應除去其鍍膜層使用不同材料的防雷連接應避免產生雙金屬腐蝕。
防雷構造連接均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
建築幕牆的成品保護和清洗
(1)幕牆框架安裝後,不得作為操作人員和物料進出的通道;操作人員不得踩在框架上操作。
(2)玻璃麵板安裝後,在易撞、易碎部位,都應有醒目的警示標識或安全裝置。
(3)有保護膜的鋁合金型材和麵板,在不妨礙下道工序施工的前提下,不應提前撕除,待竣工驗收前撕去,但也不宜過遲。
(4)對幕牆的框架、麵板等應采取措施進行保護,使其不發生變形、汙染和被刻劃等現象。幕牆施工中表麵的粘附物,都應隨時清除。
(5)幕牆工程安裝完成後,應製訂清洗方案。清洗維護不得采用值小於4值大於10的清洗劑以及有毒有害化學品。在清洗時,應檢查幕牆排水係統是否暢通,發現堵塞應及時疏通。
(6)清洗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的上下麵同時作業。
(7)幕牆外表麵的檢查、清洗作業不得在風力超過5級和雨(雪)、霧天氣及氣溫超過35攝氏度或低於5攝氏度下進行;作業機具設備(提升機、擦窗機、吊籃等)應安全可靠,每次使用前都應經檢查合格後方能使用。應符合《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和《建築外牆清洗維護技術規程》等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