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經典巡航導彈潛艇(2 / 2)

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是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為28000噸,比美國同時期建造的導彈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幾乎大3倍。該艦是前蘇聯海軍曆史上唯一采用核動力裝置推進的一級作戰艦艇,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率先采用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的艦隻。

“基洛夫”級現役4艘。首艦“基洛夫”號於1975年開建,1980年建成,部署在北方艦隊; 第二艘“伏龍芝”號部署在太平洋艦隊;第三艘“加裏寧”號也已在1990年加入北方艦隊;第四艘“安德羅波夫”號(4艘艦均已易名)。估計該級艦要建造6─8艘。

“基洛夫”級艦采用核動力裝置,航速34節,載機3架,艦員900人;裝備各型導彈達280多枚,其中20枚射程為50公裏的SS─N─19超音速反艦導彈;128枚射程為16公裏的SA─N─9,40枚射程為12公裏、航速2.5馬赫的SA─N─4和96枚射程為138公裏、航速3馬赫的SA─N─6導彈;有的還裝備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從而構成了遠中近、高中低、多層次的防空、反艦和反潛攻防體係。是目前世界上外觀武器最強大的水麵軍艦。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功能最全的巡洋艦是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首艦“弗吉尼亞”號1976年9月建成入役,滿載排水量11000噸,裝有2座核反應堆,最大航速超過30節。

該級艦攜載最新有效的作戰係統,是第一艘全綜合指揮與可控製的巡洋艦。艦上裝有多用途的“MK─26”雙聯裝導彈發射裝置,既能發射艦艦導彈,又能發射艦空導彈,反潛導彈。在艦的首尾分別裝一座MK45單管127毫米的艦炮,2座MK16型20毫米炮,能對空、海進行炮戰。還有2座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管和2架直升飛機。具有可以獨立地或隨同核動力或常規動力艦艇對付空中、水下或水麵威脅的攻擊能力,並防護這些艦艇或其他護航船隊免受空中、水麵或水下威脅。

最早的巡洋艦出現於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4年)時期。當時,北軍精心設計、製造了一艘新式裝甲艦,艦體露在水麵部位很少。吃水線以上船舷包著五層2.5毫米厚鐵板,甲板上也包著鐵皮。甲板中央設有旋轉炮台,用八層2.5毫米厚的鐵皮包著。這樣,使得南軍的大型戰艦難以對付。這就是現代巡洋艦的前身──裝甲巡洋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巡洋艦。

世界上第一艘戰列巡洋艦是1907年下水的英國“無敵”號。排水量17300噸,航速26.5節,艦上裝有305毫米火炮8門,102毫米16門。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蘭半島海戰中,“無敵”號中彈爆炸。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為英國1918年建成的“胡德”號,排水量46000噸。1941年5月24日晨,在追殲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作戰時被“俾斯麥”號的1發炮彈擊中彈藥艙,艦體被炸毀。數分鍾後,“胡德”號沉沒。全艦1000多官兵除3人幸免外,其餘全部葬身大海。

最先進的巡洋艦是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首艦“提康德羅加”號1983年1月服役,滿載排水量為9407噸,長172.8米,寬16.8米,吃水9.5米;動力裝置由4台燃氣輪機組成,功率為5884萬瓦,艦員358名。它的先進主要體現在采用“宙斯盾”防空武器係統。包括相控陣雷達、計算機處理係統和防空導彈3大部分。其主要特點是用計算機同時跟蹤、分析和計算幾百個空中目標,選取威脅最大的目標予以截擊。這是美國80年代中後期最先進的一套艦隊防空係統。艦上的主要武備有:2座雙聯裝MK26“標準”對空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兩用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MK54型127毫米火炮,2座MK16六管20毫米“火神密集陣”近程防禦係統,2架SH2F或“海鷹”直升機,2座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管和4座MK36型SRBOC幹擾火箭發射器。大部分該級艦都配置了30枚以上“戰斧”導彈,其中“聖·哈辛托”號未配備“標準”防空導彈,而全部攜帶“戰斧”,被稱之為“縱深攻擊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