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燈箱(2 / 3)

燈箱是小釋的華興老祖鬥地主那時保存下來的,起初鑲邊的是鐵片,後來華興祖父當了堡長,鐵片拆去打刀子,隻有編個竹簧圈來代替了。微弱的燈光下,兩老在想小駝的事兒,盡管光線太弱,他們互相看得見對方焦急的樣子。歐陽駝是他們的小兒子,生他的時候歐陽九趕馬車去找接生婆,在回來的路上車輪陷進泥坑,騾子怎麼掙也挪不出輪子來,無奈之下隻有卸了車,駝著接生大娘,拉著韁繩就往家裏飛奔。若不是及時趕到,歐陽駝是要死在胎裏的,就算是先出來那半是頭,也不見得時間久了被擠得喘得過氣來,大家落心後,歐陽九請接生大娘給他起了這個名字。後來大家常常和他開玩笑說:小駝呀,以後肯定不愁吃穿,一樣都不愁,能駝啊!

“看別人家的娃娃,想念都得不到念,這個小駝啊,再怎麼把小學念完,也不至於出去幾年了還一樣頭緒也沒得,像他哥一樣就好咯!”歐陽九站起將小煙袋伸進燈箱裏點火,在牆板上出現了一個簸箕那麼大的頭影,他吐了一口旱煙,咳了聲歎息道。

咯吱一聲,袁孤氏老人推開大門的一扇拄著拐杖挪出來,他氣喘籲籲,賣力從瘦小的胸腔裏拖出來一句:

“小任讀的去,可是他老爹不準,偏要讓他接媳婦。”

袁氏老人是歐陽九的繼父,親母羅氏已去世多年,老人便和著兒子歐陽九過活。話說曾祖母們在小的時候不穿鞋,光著腳丫就到處跑,便沒裹了小腳,這腳一裹不住,一跑便跑去人家給人家做了媳婦,也就免不了另立門戶,一胎接一胎的生。華興老人先與羅氏結親,生女兒有三,獨子歐陽九。華興老祖後與晏氏結交,生有三女四男,男丁名取為歐陽濟國、泰、民、安。而今袁孤氏八十多歲,晚上睡在硬板上,吃飯兒媳婦是不管的,堂屋隔夥房一道門,吃飯的時候總不見開著,除非見著地埂裏沒一根叉叉苗,那才會得到一碗酸湯包穀飯,擱在床底下的磚頭上。堂屋的後邊是後座,搭了一個火灶,是專門給豬和牛煮餐用的,有時餓得不行就挑一瓢來抵過去一天,豬食是爛洋芋煮的,除了有點臭味其實還可以,比起餓飯時期強多了,不過到了白燦花趕豬兒到大埡口賣的時候,總是念叨著:“我沒少給你們吃啊,不長斤兩,真不爭氣。”歐陽任兩口子看不下去,有時偷偷送去一碗飯,老人說不出的苦總是伴著孫子送的飯咽下去的,他常常念道:“幺兒呀幺兒,我哪天餓死了在陰間也不會忘記你們的。”

袁氏老祖的話並沒有人接。小駝的事沒再提了,說是大過年的不說不好的。村子裏除了偶爾傳來鞭炮聲,再也沒有別的聲音,洞門的寨子也不時閃起星點火光,但聽不到聲音。小釋飛快從屋頭跑到場壩,一頭栽倒在季善潔懷裏叫道:

“我聽到啦,耗子姑爺可能是起轎咯!”小釋心想很快就能得到壓歲錢了。

“看你高興成什麼樣子了,讓我去瞧瞧。”

母子兩個鬼鬼祟祟的樣子,輕輕伏在牆根等待著一場耗子婚宴,突然,一個洋芋籽般大小的小黑頭探出縫來,很快的退了回去,估計是確保路上沒有障礙便回去通知同伴去了,不一會兒便聽到喳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