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持球與站位(1 / 1)

(一)持球

保齡球持球是用大拇指、無名指和中指來抓握球,一般有以下3種持球方法:

1.傳統式持球法

大拇指完全伸入指孔,中指、無名指伸入指孔到第二指節。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持球方法,也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方法。

它比較容易控製球,因為3個手指放得深,且球的重量平均分配在3個手指上,所以投球時不怕球漏掉。對於初學者或手力弱的女性也很合適。但這種持球方法很難投出旋轉球。另外,使用這種持球方法時應注意,在手掌和球之間必須留有一定空間,一般以能夠插入1支鉛筆為宜。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手型的杠杆作用。

2.半握式持球法

中指和無名指伸入指孔到第一指節和第二指節之間,拇指可以完全伸入孔中。這種持球方法比傳統式持球法容易投出旋轉球及曲線球,同時也更能體會保齡球的趣味性,但必須注意控製得當。這對於初學者而言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選用這種持球方法要特別注意是否容易放球或打出旋轉球。

3.全握式持球法

拇指可以完全伸入指孔中,中指和無名指隻有一指節伸入指孔中,這是一種“淺入”的持球方法。球的起伏、回轉都比較好,但非常難控製,而且手指頭的負擔也很重。這種持球方法適合於很有經驗的高手,勉強使用會使手指、手腕的筋肉受到牽拉,產生疼痛感。選擇這種持球方法,應先試一試手的大小是否與指距合適,以便能打出旋轉球及曲線球。

選好持球方法以後,持球的手腕可以有三種不同姿勢:

①手腕挺直;②向內側彎曲;③向外側張開。這三種姿勢將決定投球的形式。絕大多數球員采用前兩種姿勢。

不管選用上述哪一種姿勢,都必須始終如一,決不能因運球、擺臂等不同動作而中途改變持球手腕的姿勢,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投擲效果,甚至會扭傷或拉傷手腕。

(二)站位

通常以個人所需木板數來確定個人投球時正確的站位。

個人必需的木板數,即球員投球時,球中心線和左腳內側線之間相距的木板數。欲想準確地將球投落在選定作為目標的某塊木板上,應該首先知道個人必需的木板數。求得這個數字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其一,不持球。左腿屈蹲,左腳內側站於某木板的邊線上,左腿跪地,膝關節緊靠左腳跟,左前臂支於左大腿上,右臂放鬆垂直輕輕擺動,這時中指指在某塊木板上,計算從左腳內側到右手中指間的木板數,就是個人所需的木板數。

其二,持球。在上述基礎上,球員正確地把球握好,然後把球垂直放下置於助跑道上。這時球的中心線和左腳內側線之間的木板數就是球所需的木板數。

其三,上麵兩種方法雖然簡單,但不一定完全準確。因為球員沒有助跑和運球,個人的習慣動作和傾向性沒有表現出來,所以個人所需木板數還必須進行實地測試。具體做法是:

球員正確地把球握好,站立於起點,左腳內側位於第17塊木板的邊線上,經過四步助跑滑步停止時,左腳內側線仍然在第17塊木板的邊線上,出手為90°角,垂直地將球投出,看球落在哪塊木板上,經過反複試驗,球的落泊點與左腳內側線之間的木板數就是個人所需木板數。一般有6塊木板、7塊木板和8塊木板。

找出了個人所需的木板數,就可以根據它來確定個人投球時正確的站位。例如投球以2號箭頭為目標,2號箭頭在第10塊木板上,假定球員個人所需的木板數為7塊木板,直線助跑沒有偏離,那麼站位應與第10塊木板相距7塊木板,即第17塊木板。選好站位後就可以開始投球了。

球道和助跑道是用楓木板拚接而成。木板的位置用數字表示。右手球員從右邊數起,左手球員從左邊開始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