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璿》劇組炒作是早有前科的,也就是在“閻默涵討薪事件”之前,針對《周璿》劇組欠薪的新聞多次出現在媒體,大概是說《周璿》劇組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支付尾期的片酬,因此拖欠了張柏芝260多萬元片酬,就連導演嚴浩的酬勞也被“拖欠”,兩人還合演了一出“罷演”和“罷拍”的戲。而臨了又如何呢?真的是《周璿》劇組資金周轉困難而拖欠?根本不是,扒開亂草讓其露出狐狸尾巴的還是某媒體,當這家媒體致電張柏芝經紀公司中國星時,藝人部相關負責人坦然相告:“張柏芝的片酬我們早已全數拿到,和劇組之間沒有任何問題了。”這終於使《周璿》劇組故意“爆料”拖欠事件以達到炒作目的大白於天下。對於閻默涵的“聲討”,《周璿》總製片人呂軍還裝模作樣地表示,他確實在最近收到過“閻默涵等演員”的電話,要他表態劇組欠著的數萬元工資什麼時候付清,“但是據我了解,所有工資都擬好付清了的”,呂軍表示,具體情況要去問製片主任,他演戲般地說:“如果要我說,就沒有那回事。”看看這些都是什麼話,到底是付了還是沒付?如果都付清了,閻默涵等演員還給你打什麼電話?據你了解“似好”付清了?你是通過什麼渠道了解到的?如果是通過製片主任了解到的,那你這些話不是脫褲子放屁嗎?前後矛盾不說,就是傻子也能看出其中的貓膩,這分明就是臉都不紅一下的炒作,其實所有拖欠之說都是荒誕無稽,全是為了給《周璿》大造聲勢。

我說演藝圈善變不僅僅是“閻默涵討薪事件”,我之所以感到“震驚”,還因為這其中扯出了張柏芝。還是近兩年才知道演員也是要替身的,那還是因為有特技表演時才需要替身,比如危險的、高難度的動作,演員本身做不了的,就找了替身,我當時戲謔地將這些替身稱之為“替死鬼”,如果有了事故,演員本身可保住性命,而替身就很難說了。誰知道如今的替身卻演變成了某些大牌演員尊貴身份的象征,就如他們的名片,有替身的演員才顯大牌,身價自然就不一樣了。後來我對演員動輒找替身也就深惡痛絕起來,試想,一個演員連這點苦都不去親自承受,那還叫演員嗎?這不是在欺騙觀眾的眼睛嗎?不說別的,至少這樣的演員不是一個優秀的演員。

我真的搞不懂了,演員找替身,就意味著影片摻了水,難道我們希望自己喜愛的演員不是本人而是替身麼?這和一個歌手對著唱筒對口型有什麼區別呢?難道我們對一切真的東西,都是一種近乎本能的畏怯心理和拒斥態度麼?見了人便點頭哈腰說好聽話的沒有用的爛忠厚,這難道是一種美德?殷謙總是盯著人家的問題和殘缺不放,在你們看來難道就是別有用心或居心不良?難道就是人品不純或人格不好?就有一些人,覺得我殷謙是看人家過著鮮花掌聲的生活就心裏不平衡,所以遂生歹意,就往人家嶄新的西裝上吐口痰,甚至用不光彩的手段“滅”上人家一道,以牟不義之利或取不義之名很顯“正義”地火上一回,說我殷謙的動機全在“自炒”,而我的動作也是赤裸裸的“襲擊”,這個我無話,嘴在你們臉上,我實在是管不著。所幸的是,我仿佛看到曙光,在《第601個電話裏》裏的一場

浴室裸戲裏,大牌明星張柏芝執意要親自出馬,並且說“為藝術所做的這些犧牲是合理並且值得的”,聽到這番話,我頓時對張柏芝肅然起敬,且不說她出演的浴室裸戲是非長短,就說這種為“藝術”而犧牲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更可貴的是,張柏芝聞訊章子怡在《夜宴》中使用“裸替”時,她還站出來指責“章子怡矯揉造作不敬業”,還言之鑿鑿地說“章子怡連露個背都要找替身,肯定成不了好片子!”此言一出更是讓殷謙對柏芝妹妹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