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領導方法與藝術(3 / 3)

十七、村官如何妥善處理事故?

大多數事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對此村官應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有效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對那些容易發生且一旦發生將對工作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故,要作為預防的重點,提前製訂“應急計劃”,指定專人負責,嚴密防範。一旦發現事故征兆,要及早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對於那些無法預見的事故,一旦發生要沉著應對,積極做好善後工作。

一要穩住陣腳。事故發生後,關鍵是不能驚慌失措。要穩住陣腳,保持頭腦冷靜,思路清晰,這有助於妥善地處理事故。

二要積極應對。事故發生後,一味地消極議論或相互指責都是毫無意義的,當務之急是針對出現的問題,當機立斷,動員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使全村工作、生活盡快恢複正常。然後再冷靜客觀地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三要勇於承擔責任。檢討事故原因時,一定要客觀,是哪裏的問題就是哪裏的問題,是誰的問題就是誰的問題,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狡辯和推托。村官要勇於承擔責任,多從自身方麵找原因,自我反思,自我檢討,以實際行動影響下屬。

四要吸取教訓。找出事故的原因後,要針對工作的薄弱環節,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務求實效。同時,還要從事故中吸取教訓,加強和改進安全工作,防止或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的發生。

十八、村官如何處理突發事件?

在農村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各種思想發生碰撞,利益衝突增多。一旦有些人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利益關係調整時,就會演變成突發性事件,釀成嚴重的後果。如群眾互相串聯集體上訪、聚眾打架鬥毆等。其形式、時間、地點、規模通常都是難以預測的。一旦形成事實,不僅會耗費村官的很大精力,幹擾農村的正常工作,還會影響社會治安,擾亂社會秩序。更嚴重的是,有些行為遠遠超越了法律準則的底線,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後果,甚至釀成不應有的慘劇。因此,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是關鍵。當然,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村官也不要慌亂,要積極籌劃亡羊補牢之策。

一般來講,當出現突發事件時,村官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情況,弄清事件的原因、性質和規模,很快拿出一個有效控製局麵的方案來,並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一是及時控製局勢,抓緊時間向當地公安人員求助,迅速查處煽動是非者和組織者。

二是向周圍群眾說明事情真相,消除他們的恐慌情緒,盡快地疏散圍觀湊熱鬧的人群。

三是防止串聯,遏製事態蔓延。必要的,還可以借助中介的力量,請在群眾中有威望的人物出麵平息事端。

對於參與事件的廣大群眾,要耐心說服勸阻,理順情緒,指出他們的錯誤觀點和行為,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對主要責任人要進行嚴厲批評。對於一些不知情而盲目隨波逐流的群眾,要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盡量使其了解事實真相和認識自己的錯誤。對於利益受損的人員要進行撫慰,並給予合理補償,以化解他們心中的不平。

在突發事件平息後,村官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如果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好預防工作。如果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洞察事件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源頭。從理順人們的思想入手,從加強人性化管理著眼,在今後的工作中注意堵住源頭,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

十九、村官如何消除村民的積怨?

積怨,顧名思義,就是人在內心深處積累起來的怨恨。在某些農村,由於村民的實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或者村官不關心群眾的疾苦,在其位不謀其政,或者村民應有的民主權利得不到保障等,致使幹群關係緊張,村民積怨上升,集體上訪事件增多。

對於村民的積怨,村官氣度要大一些,讓村民把心中的怨憤發泄出來,注意傾聽他們的牢騷,這樣才不至於使矛盾激化,也有利於有針對性地做疏導工作,化解積怨。在別人不理解村官的工作時,不能一味抱怨別人的覺悟低、素質差,而要耐心地與村民講道理,經常交換思想,多和周圍的人談心,坦陳胸懷,溝通感情,把別人的不同認識轉變過來,這樣才能把思想統一起來,行動才能一致。如果確實是自己工作失誤,造成不良影響的,要誠懇地向群眾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爭取得到大家的諒解。如果是由於別人的錯誤而造成民怨的,村官也不能袖手旁觀,要及時和當事人交換意見,幫助雙方化解矛盾。

二十、村官怎樣調解村民的利益矛盾?

調解村民的利益矛盾是村官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應把握以下基本原則和方法:

(一)選擇適當的調解方式。應采用思想教育工作與行政法律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在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行政法律程序辦事。當然,有的看似合理但不合法,有的合法卻又不合理,這就需要村官運用自己的智慧細加甄別。在調解過程中,對當事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雙方都心悅誠服。

(二)力求公正合理。始終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在涉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問題上,要在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基礎上,兼顧個人利益。同時還要把眼光放長遠,兼顧曆史與現實、現實與未來,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武裝村民的頭腦,這有利於平息利益糾紛。

(三)必須堅持原則。即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不偏聽偏信,不厚此薄彼。在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對於一些違反規定的人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不姑息遷就。而對於利益受損的一方,要給予必要的撫慰。

二十一、村官如何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發生洪澇災害時,村官要有效地發動、組織、凝聚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力量,奪取抗洪救災的勝利。

(一)要全麵推行“黨員承諾製”,激發廣大黨員的使命感。黨員承諾製,是近年來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針對農村黨員特點探索出來的一個有效載體,它的功能在於能夠使廣大黨員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主動發揮自身能動性。在抗洪救災鬥爭中,村黨組織和村官要爭分奪秒,果斷製訂救災方案,把抗洪救災工作的任務,向黨員布置清楚,詳細地向群眾承諾要做到的具體事項,盡一切努力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黨員要根據災情,承諾在抗洪救災工作中辦一兩件實事,並將承諾內容公開。

(二)要深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增強黨員的責任感。村官要根據無職黨員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個人專長、身體狀況等特點,本著因需設崗、因事設崗、因人選崗、責任到人的原則,為無職黨員設置崗位,確定崗位職責,使得洪澇災區的農村黨員有崗、有責、有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要實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抗洪救災中,村官要堅持以人為本,發揮村官為民服務的功能,盡己所能,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災民排憂解難,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盡快恢複生產。

二十二、村官應該具備哪些知識?

要適應村務工作的需要,村官須具備以下三方麵的知識:

(一)理論知識。對村官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掌握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隻有認真學習這些基本理論,才能夠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判斷、處理問題,才能真正理解和自覺貫徹執行我們黨現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除此之外,還應該具備一些領導科學、心理學等方麵基礎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實際工作,處理好實際問題。

(二)文化知識。村官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經常要接觸方方麵麵的人,遇到各種各樣的事。要想處理好村內大大小小包羅萬象的事務,必須具有較廣博的文化知識,諸如經濟、教育、管理、法律等方麵的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隻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三)科技和經濟知識。村官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最需要掌握的是領導村民勤勞致富的本領。這就需要村官努力學習科學種田、科學養殖、農產品加工方麵的科技知識,同時還要懂得市場需求、價值規律、產品的推廣和銷售方麵的知識,幫助農民增收。這樣才能盡快把農民領上小康之路。

二十三、村官應當具備哪些優秀品德?

村官是農村改革和建設的帶頭人,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才能贏得廣大農民群眾的尊重與信任,才能更好地團結和帶領群眾去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村官應當具備的優秀品德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克己奉公,無私奉獻。村官應該牢固樹立“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思想,遇事不能先考慮自己,不能假公濟私、以權謀私,不能掩蓋矛盾、推卸責任,而要處處以集體為先,事事以群眾利益為重,多做順民心、合民意的事。

(二)民主作風好,服務意識強。村官遇事要多和群眾商量,傾聽群眾的意見。要善於把群眾中多樣的、分散的見解集中起來,研究、分析、歸納,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然後再作決策。在工作中,村官一定要擺正與村民群眾的關係,徹底摒棄官僚主義的思想作風,增強為村民生產、生活服務的意識,努力為村民排憂解難,當好農民群眾的公仆。

(三)清正廉潔,遵紀守法。村官要做到勤政廉政、奉公守法、潔身自好,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奉獻犧牲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帶頭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清清白白做官,幹幹淨淨為人,走一地富一方,為百姓造福。

(四)秉公辦事,謙誠待人。村官處事必須堅持原則,秉公辦理,公私分明,不能偏袒自己的親戚朋友,搞“彈性”政策。同時,也要注意方法策略,誠懇待人,以情感人,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十四、村官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稱職的村官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一)開拓創新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複雜性、艱巨性決定了村官必須結合本村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勇於衝破一切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束縛的魄力,積極地想辦法,找出路,及時地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趟出新路子。

(二)協調關係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村官要善於處理自己與上級、同事和群眾之間的關係;組織群眾齊心協力把村裏的各項事業搞上去;善於把國家、集體的需要和村裏的工作目標,同幹部、群眾的要求結合起來,做到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推動村裏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和各項任務的完成。村官還要善於引導群眾通過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化解農村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三)民主決策的能力。包括決策的能力和實施決策的能力兩個方麵。就決策而言,村官應具備較好的決策素養,即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熟悉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懂得運用現代科學決策的理論和業務管理知識。同時,還要善於通過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作為決策的依據,使決策得到村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就決策實施而言,村官要善於調動起全體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下一心,使做出的決策得以貫徹實施。

(四)依法辦事的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村官工作中涉及司法的問題越來越多,對村官的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官如果不懂法,不能依法辦事,就無法有效地開展工作。因此,村官要帶頭學法,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並嚴格依法辦事。同時,還要搞好法製宣傳工作,增強村民的法製意識。這樣,才能使本村各項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製度化、法製化的軌道。

(五)分析判斷的能力。村官要能夠在各種複雜的事物中,在眾多頭緒中,準確地判斷出哪些問題事關全局,哪些是一般性的問題,從而能夠在村務工作中突出抓主要矛盾,做到重點突破,整體推進,不斷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麵。

(六)開展群眾工作的能力。群眾工作是發展農村經濟,保持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農民是最講實際、最尊重事實的。要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都要講清道理,解釋透徹,用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去說服他們,引導他們。這就需要村官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國家關於農村工作的法律、法規,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提高自己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二十五、村官依法建製、以製治村,應注意哪些問題?

依照國家法律規定,結合實際,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建章立製要上合國家法律政策,下合村情民意。

(一)要規範內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的內容要符合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體現黨的方針、政策和黨組織的意圖,以保證村民自治的社會主義方向。

(二)要嚴格程序。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的製定權屬於村民會議,必須按照規定程序,集中全村幹部群眾的智慧,由全體村民民主討論通過。

(三)要符合實際。製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要堅持依法治村、以德治村並重,從實際出發,把村級組織的產生、構成及權利義務關係,農村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等方麵的內容規範好,保證切實可行。

村官要帶頭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對違反規定的人和事要嚴肅處理,不能厚此薄彼、有親有疏;要做好宣傳工作,讓群眾知道哪些事該辦、哪些事不能辦,辦了不該辦的事會怎麼樣,自覺遵守和維護村規民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