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對秦淮燈舫所抱的開放態度,對幕府中的官員啟發很大,最受教育的還是太守塗廉訪。他撤銷了原來的禁令,並采取積極措施,修複雞鳴寺、莫愁湖、勝棋樓、掃葉樓,恢複了六朝舊跡,使龍盤虎踞的石頭城再放異彩。
曾國藩不禁秦淮燈舫的舉措,在金陵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時,各地商販雲集秦淮河畔,富商大賈攜眷遊玩,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世人都知道宦海深不可測,仕途坎坷不平,稍不留神便會身敗名裂。有的人甚至稀裏糊塗就被免職罷官了。所以,身居官場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當官哲學。
曾國藩總結古代高官失位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是四個方麵:昏、傲、貪、詐。曾國藩家書中提到了四敗:“昏惰任下的人敗、傲狠妄為的人敗、貪鄙無忌的人敗、反複多詐的人敗。”曾國藩認為要居官有成,就必須戒此四敗。欲不昏惰任下,必須做到“明”,尤其是知人之明。他在1853年給好友的信中寫道:“您說的‘選擇賢人委以重任,聽其言而察其理’這兩句話,因我閱曆尚淺,實行起來難免把握不準而失去良才。不過,今年我在省裏,在下轄的武職官員中特別賞識塔齊布這個人。實在是因為軍營目前的風氣不好,官兵們遇事退縮、行為虛浮、漫不經心、無所作為、驕縱渙散,如同撮合起來的泥沙不能當飯吃,令人又是歎氣又是痛恨。獲得一個像塔齊布這樣熱血澎湃、立誌殺敵的人,實在很難,因此我才倍加器重,屢加讚許。除他之外,我也缺乏可以信賴的心腹。至於那些不受我肯定的人,則是人人對之斥罵唾棄。有些人想要混淆黑白顛倒善惡,將大才、小才各種人才混為一談,那麼依著我這不夠寬大的胸懷,對此實在隻能容忍。造成今天整個社會的動亂,隻因為人們混淆是非,萬事漠不關心,才使得誌士賢人灰心喪氣,偷奸耍滑之徒得意洋洋。”
隻有知人,才能善任,隻有善任,才能人盡其才,隻有人盡其才,才能事業興旺。曾國藩能文能武,在軍中,他可以預言誰可以為營官,誰可以為大帥。如他保舉塔齊布說:“將來如打仗不力,臣甘同罪。”
後來,塔齊布果然屢建戰功,後戰死沙場。
曾國藩剿撚之初,認為陳國瑞率僧軍駐紮濟寧,力量單薄,便把部將劉銘傳派到濟寧,駐守濟寧城北的長溝集。陳國瑞性情暴虐,向來看不慣湘軍,看到劉銘傳軍配備著先進的洋槍,羨慕備至,產生了搶奪槍支的惡念。於是,陳國瑞率兵突過長溝,見人就殺,見槍就奪,連殺數十人。劉銘傳聞訊趕到,十分氣憤,發兵把陳國瑞團團包圍,將陳國瑞的衛兵全部打死,把陳國瑞囚禁起來,直到討饒為止。回去以後,陳國瑞惡人先告狀,向曾國藩控告劉銘傳,劉銘傳也不示弱,兩人就爭吵起來。曾國藩對於陳國瑞的蠻橫早有所聞,調查清楚了火並事件以後,對陳國瑞屠殺自己部下的行為深感不滿,但曾國藩在向皇帝的奏折中,仍客觀地詳述了陳國瑞的功與過,使陳國瑞受到了適宜的製裁:撤去幫辦軍務,脫去黃馬褂,責令其戴罪立功。這樣,陳國瑞不得不向曾國藩認錯,並服從曾國藩的調遣。
曾國藩之所以能讓部下聽從、佩服,不僅是因為他對部下要求嚴格,更是因為他能夠做到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做官的人貪財幾乎是官場的鐵律,但曾國藩卻不受這個鐵律限製。曾國藩的日常生活極其儉樸,飲食以素食為主,極少葷菜,衣服、鞋襪都是夫人、女兒手工的績麻紡紗做成。女兒出嫁,曾國藩規定壓箱銀二百兩。
他的小女兒出嫁時,曾國荃來賀喜,打開箱子一看,果然隻有二百兩,曾國荃十分歎服,轉贈四百兩紋銀。兒子曾紀澤新婚,曾國藩諄諄告誡兒子,要求新婦親自下廚做飯,並學習麻紡之事。曾國藩一生廉潔自律、生活儉樸,官至一品總督,家庭生活與普通家庭無異。曾國藩三十歲生日時,添置了一件青緞馬褂,平日並不穿著,隻有遇到慶賀或者新年時才穿一次,所以,那件衣服始終顯得很新。
曾國藩做京官十多年,盡職盡責,鞠躬盡瘁。他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道:“對於衙門裏的各種事務,現在都已經很熟悉,同事都很佩服我。和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我處理得很好。既然我現在在禮部衙門,就應當為國家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我不敢苛求什麼,也不敢懈怠,隻有為國家盡心盡力地服務,才是我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