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曾國藩的官場座右銘(2)(1 / 3)

曾國藩身為晚清重臣,中興名相,他能在清朝曆史上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與他的為官思想有很大的關係。曾國藩強調,為官不可有傲氣,要時時知足,懂得謙恭。

曾國藩深諳知足之道,他曾經寫道: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

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

未得求速賞,既得勿求環。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

求榮不知厭,誌亢神愈昂。歲燠有時寒,日月有時晦。

時來多善緣,運去生災怪。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

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

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塗,奚事生嗟氣?

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俟命堪終古,曾不願乎外。

語雲:“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庫剩技。”

這句話的意思是:雖澤四海覺得心中像天地一樣寬廣,貪得無厭會沉得宇宙也十分狹小,對於沒有超乎常人資質的人來說,多欲多求就更招致禍害。貧困時總想到豐盛,困境時經常尋求平安,富貴時要求有千乘車,尊貴時追求萬釘帶,沒有得到又要求迅速賞給,得到後又求永久占有。芬芳的香氣可比椒蘭,位置穩固如同泰山,追求榮華富貴,沒有知足,整日精神昂揚但越來越萎頓,天氣有寒有暖,日月有全有缺,時運好時多結緣,時運不好會生災患,各種福氣不可期求,各種禍害往往紛至遝來。一句話會招人怨尤,一舉足便會有障礙,舉首望世界,乾坤是多麼大啊,得到榮譽不要立即歡欣,遇到患難也不要立即氣餒,你看十個人中,八九沒有依賴,別人窮困多超過我,我的窮貧仍然可以忍耐,況且處於平坦夷途,還有什麼事值得嗟氣歎息呢?對於世界少一些索求,走路、睡沉都十分愉快,聽天由命活到老,就不會四處不安。

俗話說:一個名利思想不能徹底拔除的人,即使能輕視富貴榮華而甘願過清苦的生活,最後還是無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誘惑;一個受外力影響而不能在內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澤能廣被四海甚至遺留給千秋萬世,其結果仍然是一種多餘的伎倆。

是的,名利心切的,必然俗見重,名利心的表現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如成功,成名,成人,成績,成就,成仁,成禮,成全,成事,萬家,成熟等等,正是這樣一種廣泛的、普遍的心理願望,使人們對任何事情都有這樣的一種心理期待,事事周全,樣樣完滿,件件順遂,這就是俗見。自然,就對疾病的有無、子孫賢良與否也格外看重,沒有得到,就希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自己得到了,害怕子孫失去,子孫沒有得到,又希望他們得到,人一天到晚就處於這樣的患得患失之中,何處是個盡頭呢?

此外,曾國藩還認為:“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曆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生,餘生平頗病執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筆下亦略近於器喧,凡傲之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淩之者矣,有以麵色淩之者也,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中有所恃別達於麵貌,以門第言,我之物望大減,方且恐為子弟之累,以才識言,近今軍中練出人才頗多弟等亦無過人之處,皆不可恃。餘家後輩子弟,全未見過艱苦模樣,眼孔大,口氣大,呼奴喝婢,習慣自然,驕傲之氣入於膏而不自覺,吾深以為慮。”

從上麵幾則文字中,可以看出曾氏十分謙虛,他認為自己享有大名,是因祖宗積德氣所致且總覺名譽大,因此教育家人不可倚傲人,他認為傲氣是致敗的原因之一,並指出傲氣的表現形式在言語、神氣、麵色三個方麵,他諄諄告誡弟弟們要謙虛,對於沒有經曆過艱苦的後輩子弟,他更擔心,怕他們不自覺地染上驕傲的習氣,“謙”是曾氏家教的一個重要內容。

“天道忌盈”,是曾國藩欣賞的一句古話,他認為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多使。他勢不多使的內容是多管鬧事,少斷是非,無撼者也無怕者,自然悠久矣。他也很喜歡古人“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認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他主張:總須將位二字推讓少許,減去幾成,則晚節漸漸可以收場。他於道光二十五年給弟弟們的信中教弟弟們應常存敬畏,勿謂家有做官,而遂敢於侮人,勿謂已有文學,而遂敢於恃才傲物。後在軍中,軍務繁忙,他仍寫信告誡沅弟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字致敗,不僅對軍事而言如此,且凡事皆然。”同治二年,曾國藩進軍雨花台,立下戰功,然其兄要求他此等無形之功。“吾輩不宜形諸奏牘,並不必騰諸口說,見諸書牘”,叫他不要表功,認為這是謙字真功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