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曾國藩的官場晉升秘笈(1)(1 / 3)

曾國藩升官有道。

曾國藩入仕途的道路可謂一帆風順,官運亨通。從最初的翰林到侍讀、侍講,到後來摧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道光二十九年又升授禮部右侍郎並於此後四年之中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遷,連躍十級,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對於生長深山、出身寒門的曾國藩來說,真可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變化如此之快連他自己都感到事出意外。他在升任內閣學士時寫信對祖父說:“六月初二日孫荷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摧不次。”又不無自負地寫信對他的弟弟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近年中進士十年而得閣學者,唯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以及餘三人”。在給朋友的信中他說得更加坦白:

“回思善化館中同車出入,萬順店中徒步過從,疏野之性,肮髒之貌,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數人,亦不敢為此不近人情之稱許。”曾國藩升發如此之快,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個人勤奮幹練,在士林中有一定聲望;二是得到穆彰阿的垂青,受其舉薦,而後一條尤為重要。如果沒有穆彰阿的援引,無論他多麼勤奮好學、聰明能幹,要在十年內爬上二品京官的高位,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頗為洞悉內情的王闓運就堅持認為,曾國藩的迅速發跡,主要得力於穆彰阿的扶持,比他稍後的人也大都持同樣看法。

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鶴舫,滿洲鑲藍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他甚得道光皇帝信任,是鴉片戰爭時期有名的投降派。後來有人評論穆彰阿說:“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唯性巧債,以欺日蒙蔽為務。”這個說法是比較符合實際的。曾國藩與穆彰阿交好,來源於共同的愛好,便是對古書畫的喜愛。在曾國藩初點翰林之時,去穆家謝座師,兩人因共同愛好有了良好的關係。

曾國藩在長沙嶽麓書院讀書時,閑暇時專喜好古玩,尤其對字畫甚愛。為此,他拜湖南翰寶齋老掌櫃齊師傅為師,專門學習鑒定古玩的知識。對古字畫的用筆、用紙、用絹及裝裱逐一研究,硬是練就了一雙好眼睛,連搞了一輩子古玩鑒定的齊師傅也不得不誇一句“火眼僧”。

翰寶齋是一個老字號古玩店,齊家三代經營,後堂收藏有上千件的古字畫真跡。唐摹本的《蘭亭序》,曾國藩就是在這裏看到的,唐伯虎及宋徽宗的真跡也各有小幅在案。

曾國藩來京會試時,古玩齊為了鼓勵他,特意選了一件宋丞相蔡京的鬥方送給他。

點翰林的第二天,他來穆府謝座師。禮畢抬頭的時候,他見座師的牆上掛了一幅中堂,古色古香的很像是一幅古字畫。在聲震寰宇的大學士家裏,剛剛入翰林的曾國藩不敢有絲毫的越軌舉動,但是又禁不住那畫的誘惑,告辭的時候,他終於鼓起勇氣對座師道:“恩師,學生有一個請求,但又怕恩師怪罪。”

穆彰阿一愣,問:“曾翰林你講吧,你是初次來老夫這裏,老夫焉有怪罪之理?”曾國藩用手往牆上一指:“學生想好好看一看牆上的這幅畫。”

穆章阿一聽這話,驚異地瞪大了眼睛。他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位年輕人竟跟自己有相同的嗜好,於是就欣喜地說:“好,你走近前來看吧。”

曾國藩大著膽子走到牆邊,才看清這是一幅唐朝周防的仕女圖。從用筆用紙用絹看,都是唐時風格。曾國藩在古玩齊那裏見過周防的擺扇仕女圖,而這幅卻是鼓琴仕女圖。

曾國藩一路看過去,漸漸地也便沉浸在這幅畫當中,他邊看邊道:“快把放大鏡拿過來。”

穆彰阿既詫異又驚愕,隻得把案上的放大鏡遞過去。曾國藩接過放大鏡,看了許久,才道:“可惜了!”

“什麼?”穆彰阿瞪大眼睛問。

曾國藩兩眼望定畫,邊搖頭邊說:“可惜我看不到落款。”

穆彰阿這時情緒卻出奇地好,他竟然拿過畫杆,親自將畫摘下來,小心翼翼放到案麵上。

曾國藩把放大鏡貼在畫上反複觀瞧,許久才直起身,自言自語:“可惜了這幅贗品!”

“什麼?”穆彰阿終於忍無可忍了。

曾國藩一下子清醒過來,知道自己闖禍了。他忙跪倒,邊磕頭邊道:“學生該死!請恩師恕罪!”

穆彰阿喘著粗氣說:“你說這幅畫是贗品?哼!老夫眼拙了?”

曾國藩早就聽說穆中堂是京師八旗子弟中鑒定古字畫的高手,所以隻管磕頭,再也不敢言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