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曾國藩的官場晉升秘笈(1)(3 / 3)

他領兵之後,因為急於想扭轉局麵,也有些操之過急,結果得罪了許多官吏,引起了很大矛盾。他剛出山的幾次兵敗,與其急於求勝、輕易出擊有必然的聯係。經過這番仕途和戰場的挫折後,曾國藩認識到,辦事和治學一樣,也要逐步地來,絲毫急躁不得。所以,他從整頓軍隊、重建湘軍開始,逐漸擴大、完善自己的武裝力量和指揮係統,湘軍越戰越強,終於取代綠營成了晚清的統治支柱。

可以說,“緩”字是曾國藩經曆無數波折後總結出來的處世秘訣,是他在學問、仕途、用兵上成熟的標誌。雖然一味講“緩”也有弊病,但“緩”在曾國藩辦事過程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李鴻章當時並未認識到,因為他還年輕,氣太盛。隨著在官場上混跡時間越長,閱曆越多,李鴻章的辦事風格也由急趨緩,不能不說是受了他老師的影響和熏陶。

曾國藩總結的“緩字訣”的精義在於,緩可以糾急躁之弊,辦事時給自己留有充分餘地,使得考慮更周全,計劃更嚴密,保證萬無一失,所以說,“事緩乃圓”,即做事緩一些才會將事辦得圓滿無缺。另外一層意思是,要把一件事做好,不能心急,應腳踏實地,逐漸積累,水到渠成。曾國藩辦事不求速成,治兵也不願速進,有時兵須出奇,如唐代名將李靖,率輕兵奔襲2000餘裏,直搗突厥頗利可汗駐地,將之一舉擊潰,從此北方大定。名將用奇兵速兵致勝者不勝枚舉。但因穩取勝也大有人在,諸葛亮就是顯例。曾國藩辦事緩,用兵緩,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鹹豐十年(1860年)三月,李秀成用圍魏救趙之計,奇襲浙江誘江南大營清兵來救,半路上擊潰清軍張玉良部,接著集中數路大軍,合擊江南大營,清軍全軍潰散,張國梁投水自盡,和春兵退常州。李秀成又緊追不舍攻占常州,和春兵敗自盡。四月,太平軍攻克蘇州,江蘇巡撫徐有壬自盡。

江浙一帶是清廷財富之源,丟失不得。清廷嚴令曾國藩率師東下,解江浙之圍。接連發了幾道諭令。此時曾國藩正全力圍攻安慶,安慶是天京門戶,一旦攻克,天京就無險可憑,因此是關鍵所在。為此,曾國藩不願東下,此外,還有其他考慮。曾國藩用兵講主客之道,不願反主為客,被太平軍牽著鼻子走,陷入被動,張國梁、和春之敗,即由於此。同時,浙江巡撫王有齡與曾國藩是政敵,在銅源上爭奪激烈,曾國藩也想借機除掉這個異己分子,即使做不到,也可打擊他一下。於是曾國藩又借口拖延。清廷無奈,用厚獎誘其出兵,給他加兵部尚書銜,署兩江總督,又發下第五道諭旨,令其馳援杭州。即使如此,曾國藩仍按兵不動,上了一個《蘇常無錫失陷,遵旨通籌全局,並辦理大概情形折》,說明不能東下的理由。不久,杭州失守,王有齡被殺,朝廷也就不再催促了。

此次曾國藩以“緩字訣”處理,可謂一舉數得。一、推延不救張國梁、和春,使清廷依賴的最後一支綠營勁旅全軍潰散,兩員主將身死,不得不全力依賴湘軍。此前朝廷遲遲不封曾國藩,就連胡林翼都升為巡撫,曾國藩仍無實職,此後不久,就授之為代理兩江總督。二、借機除掉異己,王有齡敗死後,曾國藩保奏的四省巡撫全部是湘軍一係,如左宗棠、李鴻章、沈葆禎、李續宜,牢牢控製了江南軍政大權。三、穩住自己陣腳,緩緩圖進避免陷於被動。倘若曾國藩急於東下,正中李秀成之計。李秀成攻打蘇浙,並不僅為奪取財富之區,還在於調動湘軍東下,遠離兩湖根據地;同時在湘軍長途奔襲中以逸待勞、聚而殲之,則可解安慶之圍,打垮湘軍主力,安慶守軍1萬餘人亦可乘機出擊,西上攻打湖北,占據湘軍老巢。如果此計成功,清朝恐大勢已去。曾國藩不為所動,以緩濟急,以靜製動,終立於不敗之地。

曾國藩辦事主張從長遠考慮,穩中求成,這是他高明之處。因為考慮長遠,就不可不慎,辦起事來更應有計劃,按部就班地去做。如果貪圖迅速,個別地方可能有利,對大局而言可能造成不利影響。“欲速則不達”這句古語詮釋了這個深刻的道理。

做官必須戒驕戒躁。

不論是在改造自然還是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人們都會遇到無數的荊棘難關。政治家角逐政壇,軍事家競勝疆場,學者進德修業,乃至普通百姓居家過活,都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一些險難憂煩之事。要克服和戰勝這些艱難和憂煩,堅毅和忍耐是十分重要的品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沒有一分耐心,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