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短短數語,一個小小的按兵請旨的妙策,就把困惑了曾國藩幾天的難題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是的,一個月之內,恭親王奕必能和洋人談妥退兵的條件。到那時,入京勤王一事早已成為過丘之水,曾國藩一陣輕鬆。李鴻章如此輕鬆地提出了這個萬全之策,從此更受曾國藩器重。
事情果如李鴻章預料的那樣,曾國藩於10月18日上書鹹豐,請求降旨任命由誰帶兵入京。11月16日,曾國藩接到皇上聖諭說:“和議已成,鮑超、胡林翼、曾國藩均毋庸北援。”
忠心是晉升之梯。
在一般人眼中,“忠”總與“愚忠”聯係在一起,實際上,“忠”不僅是一種道德律令,還是人生的黃金法則。以“忠”字自修,可以安頓心神,培養剛強之氣;以“忠”字待人,可以交到真朋摯友,互濟互助;以“忠”字辦事,則有一種專注精一、勇往無前的精神,無堅不摧。“忠”字是升遷晉職的必由之徑,也是名垂史冊的不二法門。試看古往今來,又有誰討厭忠心之人?曾國藩作為一個飽讀經史、受儒家傳統文化熏染很深的人,三綱五常在他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在家族之中,他非常重視處理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強調以孝悌為本,把“孝友傳家”作為自己家族的優良傳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曾國藩希望通過這些準則來規範家庭成員的行為,進而達到家族關係的團結和睦,從而使曾氏家族長盛不衰,香火永傳。
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也是一個很傳統的知識分子。他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子女們通曉孝敬祖先的道理,他還非常注重處理好親族鄰裏的關係。曾國藩的祖母則是一個很懂得傳統孝道的婦女,專心致力於相夫教子,不與妯娌們爭利,忍辱負重。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因為資質不高,屢屢受到曾玉屏的責罵,對此,曾麟書的態度仍然是“畢敬畢孝”,沒有任何反抗之意,後來,曾玉屏病重,曾麟書又朝夕服侍,毫無怨言,正是這種家學淵源造就了曾國藩這樣一個封建時代標準的忠臣孝子。
曾國藩強調的孝悌為本,是“忠”在家族內部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要求家庭成員對整個家族負責,對家庭盡忠,不要做對不起家族、不利於家族穩定和發展的事情。為家族盡忠的原則,更多地強調了家族成員對家族的義務,從思想根源上斷絕了家族成員維護自己個人利益的企圖,這種以犧牲個人利益來維護整體利益的做法就是幾千年來封建秩序得以維護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麵,家族不可能完全無視家族成員的存在,也要關心他們的生老病死,以此來顯示家族的親情,但這從根本上來說並沒有超出家族利益的範疇。而且,在個人利益和整個家族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家族的領導會毫不猶豫地作出選擇,犧牲個人利益,維護整體利益。這就是“忠”字的一個基本內涵。後來,隨著曾國藩事業的興旺發達,曾氏家族的聲望也逐漸達到頂點,此時的曾國藩不僅沒有虛驕自大,反而處處謹慎小心。曾國藩在家書中不斷地告誡家人夾著尾巴做人,不可欺淩族人,也不許欺淩鄉人,例如,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三日,曾國藩在家書中強調:
“以勤儉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後輩洗淨驕惰之氣,各敦恭謹之風,庶幾不墜家聲耳。”
曾國藩在家庭中推行的孝悌同“忠”是密不可分的,治國與治家隻是大小的不同,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在家族內部講求孝道,推而廣之,就是對國家的盡忠。
忠臣孝子是中國幾千年來人們的道德楷模,“入則孝”“出則忠”就是這些忠臣孝子們為人處事的道德規範。“入則孝”“出則忠”二者相互聯係,密不可分。在家族內部,從小就培養子弟們的孝道,將來走向社會,為國家盡忠、為君主盡忠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曾國藩的儒學修養很好,忠君報國的思想自然而然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他極力推崇“忠義”二字。曾國藩思想中的“忠”是忠於君主,也就是忠於國家民族。在曾國藩眼裏,君主就是國家,國家就是君主。
太平天國起義後不久,因母喪守孝在家的曾國藩,受命到長沙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團練,抵抗太平軍的節節進犯。從此,曾國藩從一個知識分子逐漸轉變成帶兵打仗的軍事將領,開始了在他一生中占有很大分量的軍事生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曾國藩個人的生死已經同封建王朝的興衰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了,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給清王朝、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就成了曾國藩為國盡忠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