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認為,一個人不論是智慧絕頂者,還是大仁大智者,都是有缺憾的,不可能完美無缺;相反,愚笨至極的人也有可愛之處。本著這樣的想法,尤其是他認為自己屬於“中材”,或接近於“笨”的一類,因而更注意吸取他人之長,以補一己之短。他的幕府就像一個智囊團,有什麼疑難問題,曾國藩都讓他們出高招、獻良策。
在同幕僚長期合作共事的過程中,曾國藩經常以各種形式向他們征求意見,在遇有大事決斷不下時尤為如此。有時幕僚們也常主動向曾國藩投遞條陳,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辦法,以供其采擇。
幕僚們提出的意見,無疑會對曾國藩產生重要影響,這方麵的事例可以說是俯拾即是,如他采納郭嵩燾的意見設立水師,湘軍水師從此名聞天下,也受到清廷的重視,這可以說是曾國藩初期成敗之關鍵。鹹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圍困長沙,官紳求救,全賴湘軍,而羽翼尚未豐滿的湘軍能否打好這一仗,事關存亡。曾國藩親自召集各營官多次討論戰守之策,又在官署設建議箱,請幕僚出謀劃策。他最終采納了陳士傑、李元度的建議,遂有湘潭大捷。鹹豐十年(1860年)秋是湘軍與太平軍戰事的關鍵時刻,英法聯軍進犯北京,鹹豐帝出逃前發諭旨令鮑超北援,曾國藩陷入極難境地:北上勤王屬君國最大之事,萬難推辭,但有虎將之稱的鮑超一旦北上,兵力就會驟減,與太平軍將難以對峙,自己多年經營將毀於一旦。於是,他令幕僚各抒己見,最後采納李鴻章“按兵請旨,且無稍動”的策略,渡過一次危機。不久,下安慶,圍天京,形成了對太平軍作戰的優勢。而那些聞旨而動的“勤王軍”,勞民傷財,卻貽笑天下。其他方麵,如曾國藩采納容閎的意見,設“製器之器”,送有識之士出國留學,使他成為洋務派的領袖等等,不勝枚舉。可以說,曾國藩是以眾人的智慧為己所用的典型人物。他自己深得眾人相勘之益,也多次寫信讓他的弟弟曾國荃如法炮製。他說左宗棠的氣概和膽略過於常人,因而希望能與他一起共事,讓他來幫助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他還勸曾國荃“早早提拔”下屬,再三叮囑:“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其後曾國荃屢遭彈劾,誹議也多,曾國藩認為是他手下無好參謀所致。
在談到用人才時,曾國藩特別強調了要小心謹慎,盡可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量才錄用,揚長避短。曾國藩就八類主要人才,進一步論述了他們在應用中的優勢與不足。
1.“王化之才宜於統大,以之治小則迂”
王化之政,也就是以德行教化為主的政治。提倡以德為主的人,屬於清談家一流的人才,他們適合做全麵的統轄工作,而“以之治小則迂”。譬如說一個人總想做大生意,但資力不夠,小生意又不願做。這樣,他做生意賺不到錢,娶個老婆,他又看不起,以平常人而言,這個人實在是夠無能的了,在這個時候,有幾人能知他的王化才幹呢?
以小人的斤斤計較來麵對國家大政,那也是一種“迂”,鬧下的不隻是笑話,而且是巨大的損失,甚至會造成社會的動蕩。在他們當權時,是很難四平八穩地把國家引上繁榮富強道路的。
2.“器能之才宜於治煩,以之治易則無益”
精明強幹,德、術、法都倡導,但主張與力度都不夠強的人才,是獨當一麵的器能之才。他們有精力和智慧去開創局麵、治繁理亂,比如在民智尚未開化的地方,由於民風野蠻而缺少正常社會秩序,不用強力手段去征服,隻用一味的文明說教,多半會越治越亂。器能之人可能會以暴抗暴,先把惡勢力和惡霸除掉,使當地人得到實惠,讓他們慢慢接受文明教化,那麼地方就會日漸平安、富裕了。
3.“策術之才宜於治難,以之治平則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