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曾國藩的用人智慧(3)(1 / 3)

孫武演兵殺寵姬之事,載於《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講的是春秋時著名軍事家孫武為吳王闔閭操演兵法、三令五申、殺一儆百、訓練女兵的故事。孫武原為齊國人,精習兵書戰策。吳王闔閭讀過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對孫武十分欽佩,便想拜他為將軍。但他又有些信不實,就對孫武說:“你的兵書我都看完了,可以當場試驗一下嗎?”孫武說可以。吳王想難為他,又問:“可以用婦人來操演嗎?”孫武又很爽快地回答說:“可以。”

於是,吳王闔閭就在宮女中挑選了180人,交給孫武。孫武把宮女們分為兩隊,命吳王的兩個寵姬做隊長,令她們每人持戟,站好隊。孫武問宮女們:“你們都知道心、左右手和背的方向嗎?”宮女們答:“知道。”孫武說:“心在前,左手在左,右手在右,背在後。”

部署停當後,孫武又設下執行軍法的斧鉞。然後傳下命令,一通鼓響,令其向右。號令一出,眾女掩口嬉笑,哪裏顧得前後左右。孫武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這次應由將帥負責。”令軍士再次告諭眾女,然後再擊鼓呼進,宮女們愈發笑個不停。孫武三令五申,又傳令向左,宮女們仍然不聽調度。孫武變了臉色:“申令不熟,將之罪,現在已經三令五申,仍不執行,罪在吏士。”立刻傳令將左右隊長斬首,以正軍紀。

吳王正在台上觀看操練,見孫武要殺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傳話,說:“我已知道將軍善於用兵了,沒有這兩個愛姬,我連飯都吃不下,請不要殺她們。”孫武正色說:“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當即把兩個隊長斬首示眾,依次派另外二人分任隊長,接著擊鼓操練,宮女們見此情形,再也不敢怠慢,確認左右前後,無不嚴格聽從將令,連聲都不敢出。

於是,孫武命人請吳王下台閱兵,說現在宮女們可以參戰了,即使赴湯蹈火,她們也會勇往直前了。吳王雖心痛兩個寵姬,心有不悅,但畢竟知道了孫武善於用兵的能力,終於拜他為大將。孫武率兵西破強楚,北威齊、晉,使吳國顯名於諸侯各國。

李元度是曾國藩的“辛苦久從之將”,曾國藩自稱與李“情誼之厚始終不渝”,在靖港、九江、樟樹鎮屢戰屢敗的艱難歲月中,他多次得到李元度的有力支持,但李元度丟失徽州以後,仍被曾國藩彈劾而去職。鹹豐十年,太平軍攻徽州。徽州是祁門老營的屏障,徽州得失關係重大,李元度領兵前去救援。因其擅長文學,不精於兵,曾國藩恐其有閃失,特與他約法五章,一再告誡他要守住徽州,不得輕易接仗。然而,當太平軍李世賢部來攻時,李元度卻違反曾國藩“堅壁固守”的指令,出城接仗,結果一敗塗地,丟失徽州。曾國藩悔恨交加,為嚴肅軍紀,決定上疏劾之,一班文武參佐群起反對,有人甚至指責他背離恩義、有失恢宏之氣。李鴻章也表示要“率一幕人往爭”,但曾國藩仍不為所動。像李元度這樣與曾國藩交情深厚、且有過大功的將領一旦違反軍令,也絲毫不予姑息,這一轟動事件傳出後,眾將為之凜然,蓋知軍法無情,不容苟且。

同時,他對有功將士有才良士也倍加愛護,有功即賞。雷嘉澍是已被革職了的一個知縣,因為失守德興縣,被江西撫臣毓科彈劾罷免了官職,他其實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在清朝宦海中,是難得的清廉剛正的父母官,做事勤奮而又嚴謹,奉公守法,愛護百姓,深得民心。

離職後,恰逢太平軍的一支賴文鴻等人逃往德興。左宗棠知道他平日頗得民心,就委令他招集兵勇,訓練兵丁,阻擋圍剿匪軍,斷其退路。雷嘉澍就在五村地區與左宗棠的官兵齊心協力會戰太平軍,最終大獲全勝。

曾國藩知道後就上奏鹹豐皇帝,陳述其事為雷嘉澍邀功,同時請求聖上取消對他的處分,並讓雷嘉澍到自己的軍營內聽差,以觀後效,再加提拔。

成大事者統率團隊需要鐵的紀律。要想使得某項主張得以貫徹,必須抓住兩點:首先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道理、做法,讓人們知道如何行動;其次便要照章辦事,如有違抗或玩忽職守者,便揀其首惡者,嚴加懲治,以收懲一儆百之效,而對執行得好的則需加以表彰與獎勵。

施恩是要講究技巧的。

曾國藩認為,要想使自己的手下心服口服地為自己賣命,就必須對自己的僚屬施與恩惠,使僚屬自覺地將自己與官長聯為一體,讓僚屬感到自己對行為的選擇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官長負責,否則我就對不起他!施恩的方法不同於施威的方法。官長對僚屬施威主要是通過有過必罰、嚴厲督責等方式,使僚屬產生懼怕得罪的心理,使其行為選擇建立在對自己負責的基礎上,間接對官長負責。比較而言,施威相對單純,大抵做到“有過必罰,不論親疏”即可,而施恩則頗有講究,要施得巧妙、施得藝術、施得不露痕跡,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如果把一番盛情好意弄成了一盤盛氣淩人的“嗟來之食”,反而會弄巧成拙。

在曾國藩看來,施恩之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推功攬罪法,也即推功於下、歸罪於己。功罪的歸屬,常常涉及到利害關係,官長們推功於下、歸罪於己,往往能使僚屬趨利避害。推功攬罪有時是同時表現在一人身上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