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曾國藩的用人智慧(3)(3 / 3)

一個想成大事的人,必須要在下屬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樹立有力的權威,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從內心上真正服從你、真正地為你賣命。因此,除了施威之外,他還必須巧妙地對下屬施以恩惠,做到投之以桃李,而報之以瓊瑤。

伯樂相識千裏馬。

1859年1月,正當曾國藩為三河之敗心情鬱悶時,李鴻章,,可以說是他平生最得意的門生來到建昌大營。

李鴻章(1823~1901年),號少荃,安徽合肥人。曾國藩是在京師做官時認識李鴻章的。

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與曾國藩同時考中進士,在那個時代叫做“同年”,同年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係,就好像現在的老同學一般。李鴻章自幼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功名心也非常強烈。

1843年,李鴻章入京參加鄉試(考舉人)。意氣風發的李鴻章賦詩道:“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裏外欲封侯。”第二年,他順利考中了舉人,此時的李鴻章隻有二十一歲。當時曾國藩的文章道德學問在京師已經小有名氣,李鴻章進京不久,就以同年之子的身份拜訪了曾國藩,並拜曾國藩為師。

曾國藩一見李鴻章,便判斷他將來是個可成大器的人,再加上很喜歡李鴻章的詩文,因此,李鴻章得到了曾國藩的悉心指點,指點的內容,除了作詩作文外,主要是義理、經世之學,師生二人氣味相投。李鴻章在家信中,常稱曾國藩為“曾夫子”,並說他與曾國藩“朝夕過從”。

因為有這層關係,當江忠源出任安徽巡撫時,曾國藩就想起李鴻章,讓江忠源到安徽後與李鴻章聯係。他在給江忠源的信中說:“李少荃編修,大有用之才,閣下若有征伐之事,可攜之同往。”當時曾國藩還在衡陽訓練湘軍,李鴻章之兄李瀚章已入曾國藩幕府,為曾國藩管軍餉,等於是曾國藩的財政大臣。曾國藩在寫給李瀚章的信中說:“令弟少荃,自乙、丙(1845年、1846年)之際,仆即知其才可大用。”

1852年曾國藩離京後,李鴻章便與他的老師分別了,他回到安徽辦團練對抗撚軍,但幾經輾轉,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靠山,現在是專門投靠曾國藩來的。曾國藩因為他有清醒的頭腦,能夠洞察全局,又能隨機應變,所以不斷對他委以重任。不久,李鴻章便成為曾國藩門生中的第一人,步步高升。

1853年,太平軍自武漢順流東下,攻占當時安徽的省城安慶。鹹豐帝命工部左侍郎呂賢基赴安徽辦團練,與太平軍對抗,李鴻章奉命隨同幫辦。此時的李鴻章剛到而立之年,滿腹經綸,又兼血氣方剛,非常想借此機會建功立業。不料,在安徽的幾個帶兵大臣都不是成事的材料,馬賢基是書生出身,根本就不懂帶兵打仗之道,對軍隊調度無方,不久便兵敗身死;江忠源剛到安徽,還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就遇到太平軍圍攻,也兵敗身死;其他領兵大員則多是帶兵打仗無能,互相傾軋則綽綽有餘。李鴻章輾轉數年,沒有多大成就,很不得誌。

曾國藩早知道他這位學生的才幹,這時仍在曾國藩幕府的李瀚章又推薦其弟。於是曾國藩多次致函邀李鴻章來幫忙。

號稱曾國藩四大弟子之一的薛福成還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傅相(李鴻章)聞曾文正公督師江西,遂問道往謁焉。謂文正篤念故舊,必將用之。”不料“居逆旅幾一月,未見動靜。此時在文正幕府者,為候補道程桓生尚齋、前翰林院庶吉士陳鼐作梅、今江寧布政使舉人許振棉仙屏。陳鼐與傅相本係丁未同年,傅相使往探文正之意,不得要領。鼐因言於文正曰:‘少荃以昔年雅故,願侍老師,藉資曆練。’文正曰:‘少荃翰林也,誌大才高。此間局麵窄狹,恐艨艟(méng chōng)巨艦非潺潺淺瀨所能容。何不回京供職?’鼐曰:‘少荃多經磨折,大非往年意氣可比,老師盍姑試之?’文正許諾。”

薛福成還說,這是曾國藩知道李鴻章才氣不羈,所以故意這樣做,目的是要稍挫李鴻章的傲氣。

《曾國藩及其幕府人物》的作者李鼎芳還把此事作為曾國藩曆練人才的方法。

薛福成記述的這件事為許多書籍多次引用,但此事的記載可能有相當的誤差。據曾國藩致曾國潢等的家書載,李鴻章係於陰曆十二月初十日(1859年1月13日)抵達曾國藩大營。而據曾國藩的日記,此前十一月二十五日(1858年12月29日),曾國藩聽說李鴻章已過廣信,即將來營會晤,正為曾國華和李續賓新喪悲傷的曾國藩“為之欣喜”。李鴻章到曾國藩大營的當天下午,曾國藩便與之“久談”,晚上又與李鴻章、王闓運談至三更,次日,又與李鴻章談江南大營統帥和春及繼江忠源任安徽巡撫的福濟(時已調京)的情況。此後數日,曾國藩天天與李鴻章敘談,並且不是一般的閑談,如十三日(1859年1月16日)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他們的所談內容為“論江南北各路軍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