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就是有所守,講的是商人的心理素質。眼看苦日子快熬到頭了,好日子快來了,心理上卻支撐不住,垮了,這就是“不能有所守”。反過來,不論眼下的局勢如何變化不定,守定了自己的宗旨,事情才會有個好的了斷。
在這一點上,胡雪岩是絕對不輸分的。他選人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有耐性,是否能克製自己。有時他甚至故意創造一些不利條件去考驗所選用的人。比如,阿巧的弟弟,一來就讓他上堂子找人,一試膽量,二試抵製群粉誘惑的能力。一關過後,又給足銀子,讓他去送信,試探他能否拿著錢又不亂花,而且講實話。
商業上的忍耐堅守更為重要。
胡雪岩第一次聯絡龐二少爺,壟斷上海絲市,以求外商屈服,獲得一個較高價格。但是,外商極為狡猾,到了年底,一分絲不收。表麵上是國內絲滿,暫不需要,實際上盯緊了胡雪岩,要逼他降價。
辛辛苦苦做成的局麵,胡雪岩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但是,要想不向洋商退卻,就得墊頭寸。有能力給他幫助的,就是龐二。不過,龐二未必一定肯幫助。胡雪岩下定了決心,與其向洋人低頭,不如在自己人麵前丟臉。他派了劉不才專和龐二交涉。
難熬的日子!龐二如果開不出頭寸,胡雪岩的錢莊就有可能發生擠兌,開業不久就有可能重新關門。胡雪岩急白了頭發。
這種時候,自然是守的時候。心急如火,都要裝作若無其事,靜悄悄地等待結果。還得接待人,還得處理日常事務。沒有消息前,一切都是未定之數。對於商人來說,除了含在口裏的和拿在手裏的,一切都是假的。
商業上的這種等待一個接一個,一次接一次,決定著整個大局的、性命攸關的卻隻有那麼幾次。等著了全盤皆贏,等不著全盤皆輸。
所以要等,要靜心。心越靜,心跳的聲音就越響,神經的緊張程度在反襯下就越發劇烈,人受的折磨也就越大。胡雪岩這次受的就是這種折磨。好多人都被類似的折磨弄垮了。胡雪岩挺過來了。龐二答應撥頭寸,雖有一半兒是死賬,不過隻要是胡雪岩去要,總可以要過來。
和洋人做絲生意就需要這樣用心守出來,雖苦不堪言,收獲卻是雙份兒。第一,贏得了厚利;第二,更重要的是,打垮了洋人,顯示了聯手的力量。
這種強的品質,麵臨絕境心不死,在四德中最難具備和實踐。白圭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如果不具備這一點,前麵的一切辛苦都有可能是徒勞、白費。
胡雪岩是至死不退卻。他的這種可貴的商人品性,也沒有辱沒左宗棠的評語:“商賈中奇男子也。”
綜白圭商業四德,胡雪岩唯在“取予”一節上晚年略有失,其餘則一生踐行,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發展積著之理。
在先秦以來的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中,陶朱公的名字一直被商人豔羨和稱道。直到近代社會,在從事商業貿易活動的人中仍然流傳著“陶朱事業,端木生涯”“經營不讓陶朱富,貨隨何妨子貢賢”的說法,可見陶朱公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
陶朱公在商業經營活動中運用了一套理論知識作為指導,這就是所謂“計然之策”。它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被稱為“治國之道”,講的是封建國家管理糧食市場的辦法;另一部分稱為“積著之理”,講的是私人經商致富的學問。
積著之理基本原則之一是“務完物,無息幣”。所謂“務完物”,是指在商業貿易的買進賣出中,要嚴格注意貨物的質量,務必使所經營的貨物保持完好;“無息幣”是指不要讓貨幣滯留在手中。“積著之理”的這一基本思想原則表明了商人資本的動態特點。
商人資本為了取得利潤,就必須不斷地買進貨物賣出貨物,與此相應,貨幣也必須不停流動。這就是“計然之策”所要求的“財幣欲其行如流水”。從一定意義上說,不斷地買進賣出的過程,就是商人資本的存在形式。這個過程的中斷,就意味著商人資本生產的停頓。而買進賣出這一過程能否順利地進行,關鍵之處在於貨物的質量。商人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夠順利地售出,從而得到利潤,就不得不重視貨物的質量。
商人資本最具有特征的行為是在流通領域中投入一定數量的貨幣以獲得更多數量的貨幣。如果讓貨幣停留在手中,就隻是守財奴的行為。所以,從貨幣形式來看,商人資本,是貨幣在流通領域中的不斷運動,“無息幣”則是對這種運動的最好表達和概括。
胡雪岩自小在錢莊當學徒,深諳錢業生意之奧秘。所以在開業之初,雖隻有十萬左右的款項,且每筆款項的存貸日期相逼甚緊,他還是有魄力調動資金,及時投入絲繭生意。
檔手劉慶生剛開始聽到胡雪岩的調度方法,遲遲不敢苟同。他作為一名優秀的錢莊夥計,深知錢莊必須要有大批頭寸殿後,方可不陷窘迫。胡雪岩猜透了他的心思,給他講了一番“無息幣”的道理。胡雪岩說:“搞錢莊生意的,就是要七個蓋子八個壇,串來串去不串繃才顯出你的本事。要算準了,今天進款多少,餘款多少,什麼時候要支出多少,可能還有些什麼樣的進項。眼光要放遠,統起來盤算。讓錢活起來,不要死在手裏。錢業生意最害怕的就是爛頭寸。別人存款來了一大堆,放不出去,沒地方用,完了。要是這樣的話,不過幾天,你準備關門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