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曾經的幻想(2 / 3)

首先看這個詞語:共妻。吳岩猜測,這一定是某個男人想出來的詞語,而且,估計是個好色之人,認識不到自己的動物性。如果大家再共同討論這個問題,那就更是件滑稽的事情了。為什麼吳岩想笑,而且這是件滑稽的事情。因為這個詞語中包含了男女不平等的問題,是對女性的侮辱。真正的未來人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詞語。其實,稍微分析一下就看得出來,這個詞語背後所隱藏的種種人類的動物性,這也解釋了末日之前人類體係的種種問題。

“妻子”,這個詞語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男女的社會關係,而既然是社會關係,就要合理合法,而在吳岩的定義裏,未來是沒有法律的。假設有法律,那麼,必然就存在身份和名字,而拿起名字說,孩子大多都是跟著父親姓,當然也有跟著母親姓的;這就看出來男女的經濟地位問題、男女的意識問題,二者不會平等。而未來世界,沒有現在所謂的經濟、沒有階級、沒有地位,男女應該是平等的,那麼,孩子跟著誰姓呢?簡單的一個稱謂、一個名字估計許多人就很難理解。

當然,原本跟誰姓都無所謂,名字隻是個代號。可是,這樣想的前提在於,是否明白一個代號背後所隱含的問題。那就是,男女的地位問題,還有生命延續的問題等等。不過,吳岩不需要再考慮這些了,因為他沒有未來,他的性別在此刻也沒有意義了。

再回到“共妻”。這說明了,人類社會中男人的主導地位,還有權力的問題。為什麼會說“共妻”,而不是“共夫”?這樣一說似乎就很明顯了。女性,仍然是處於社會的弱勢地位,而末日前的人類根本不在意這一點;或許有人說:在意了;那都是假的,否則就不會說“共妻”了,這明顯就是封建社會時期的男權主義,一夫多妻。

那麼,如果說“共妻共夫”呢?那就更加不會受到人類的理解了。也許有的人自認為意識層麵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比如,有所謂的“HQ”的說法和某些人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一個道理,為什麼不說“換夫”呢?這裏麵包含的,就是丈夫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因為目前來說,大多數還是經濟地位主導者家庭地位。另一個層麵就是,男人的動物性,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沒有別的。

“那麼,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末日之前,吳岩從來沒有跟別人提起過這個問題,如果說了,肯定有些人會這樣問。先不回答這個問題,從提問本身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吳岩身為人類的一員,在這末日之前,會有各種各樣的恐懼,害怕失業、害怕自己的配偶、害怕死亡、害怕孤單、害怕生病等等;因此,沒有智慧可言,有的僅僅是聰明,適應這個社會的聰明。所以,人類中的絕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思想。

“末日之前的眾生”,吳岩這樣想到:“是不是覺得某些名人說的頭頭是道,某些佛家、道家的大師說的非常有道理,這恰恰說明了個人沒有思想。”當然,這不是說其他人的話一概不聽,如果有人從墳墓裏爬出來,跟吳岩這樣說的話;就可以斷定:這個人一定沒有自己思想,否則,怎麼會說出這麼極端的話呢?

回到剛才的問題。其實,提問者也是一樣,總是期待著名人、大師或者高僧為自己講解,期待著別人的答案。吳岩已經想通了,通往真理之地,無路可尋,但是,每個人都能到達,而且隻能靠自己領悟,那麼,在期待別人回答的時候,已經是個錯誤了,這就體現了提問者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智慧。

當然這種情況,在末日之前,吳岩就可以理解了。在社會中生存了這麼長的時間,必然會有種種顧慮和恐懼;沒有智慧,不會自己思考,也是件正常的事情。

如果有個僵屍跳到吳岩麵前,問他“怎麼辦”,他不會愚蠢到給提問者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吳岩自己也是曾經深處社會的個人,但是,他可以從自身的角度來理解。

可以明確的就是:“共妻”的說法肯定是個錯誤。夫、妻,本身就不是個人的財產,而個人所屬的文化和意識形態讓他從小就認識到夫妻一對一的形式。為什麼說形式?因為畢竟曾經有過母係社會,而且存在過一夫多妻製的社會形態,雖然這都是過往,也會令自認為文明的人類不齒;這是好事,因為人類在發展,女性的地位在提高。但是,恰恰因為這樣,也就說明了現存夫妻製最終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