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屠殺者和守望者(6)(2 / 3)

這就是破壞的力量、破壞的可怕。

從地底下發掘出的化石表明,黔金絲猴在我國曾有廣泛分布,在海陸更替、冰川撞擊的地質年代裏,這一種金絲猴幾乎絕跡,隻是僅存於梵淨山得天獨厚的50萬畝原始森林中,有5個自然種群,共760隻左右。相對於滇金絲猴的1300隻,川金絲猴的2萬隻,便更為稀少而珍貴,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正因為如此,偷獵者知道黔金絲猴的價值,獵捕與殘害也從未停止:

1985年,鬆姚苗族自治縣農民何廷周用鐵夾偷捕兩隻金絲猴,一死一傷。對傷猴實行了麻醉截肢手術,半年後重回山林。

1986年,有兩隻滇金絲猴跑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合水鄉的河穀地區,被當地農民團團圍住追打。有一個農民用火藥槍射擊,一猴中彈當場斃命;另一隻頭骨被擊中破裂,卻仍然背著死猴東奔西突企圖衝出重圍,最後被捉住捆在樹上,大叫數聲氣絕而亡。

1994年元旦,一隻雄性金絲猴在梵淨山被鐵夾夾住後,拖著鐵夾負痛而逃,繼之鐵夾被卡、金絲猴倒懸在樹上。兩個農民發現後急忙背起猴子趕往醫院,“途中金絲猴大慟,嚎哭流淚而歿。”

金絲猴是人類的朋友。

人類是金絲猴的死敵。

這個世界就這麼荒謬、悖謬,真的你說是金絲猴可憐呢,還是人類可憐?你說是人類文明呢,還是金絲猴文明?

又有消息從海南島霸王嶺的熱帶雨林中傳來:這裏生活著世界僅有的15—20隻黑冠長臂猿,如果不加以特別的保護,也許它們就會徹底消失在某一天的清晨或者晚上。

本世紀五十年代,海南十個縣的茂密山林中生活著2000隻黑猿,與其它珍稀動植物一樣,黑猿的銳減是與熱帶雨林被砍伐、森林環境的惡化同步的。在失去了極大部分它們的領地之後,現在全部退守到霸王嶺的斧頭嶺上,以險峻的坡壁和茂密的溝穀林冠為庇護,希望遠離人類,以期安泰。專家們忠告說:一個物種的存活數少於100隻時就意味著,這個種群快要結束了,它們正孤零零地走在滅頂之災的最後一段路上。

本世紀九十年代,對於中國草原上的黃羊來說,是血光之災連年不斷的9子。九十年代初,山西運城地區大規模非法收購、加工、銷售黃羊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並成為跨省區的名震一時的宰殺、販賣野生動物集散地。其中僅永濟縣北梯牧工商聯合公司一家,在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實施後的一年裏,非法收購的黃羊為3574隻!

內蒙古一個旗由“旗政府組織幾十個人、十幾輛汽車、十354拯救大地四支半自動步槍,前後十幾天時間共獵殺黃羊四千多頭。”%《中國減災報》1996年3月26日)再用賣黃羊的幾百萬元錢修築一條“黃羊街”,早晚人們應把這條街名改成“恥辱街”。

1995年12月12日,北京市昌平的執法檢查人員拽開一輛途經該縣的汽車苦布時,驚愕萬分。車上堆滿了已被掏空內髒但血跡未幹的野生黃羊,共197隻……報章上披露的武漢動物園的怪事,可以寫一本書。

該動物園自1985年對外開放以來,從未辦理過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許可證,野生動物時有失蹤或不明不白地死去。

園內曾有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因交班時忘了交接清點,竟然直到在閣樓上死了三天才被飼養員發現。但可以存疑的是,一次交接清點疏忽怎麼可能三天毫無反映呢?

1993年,該園一頭老虎死亡,並未報告。直到市林業局按國家要求去動物園“查封虎骨”時,才知道這一情況。至於到底為什麼死的,虎皮去向等等,動物園竟沒有人能說出令人信服的所以然,豈不怪哉!

1994年,德國政府贈送我國的兩頭長頸鹿馴養在武漢動物園內,後來少了一頭,沒有上報。直到一頭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黏鹿被動物園的兩名職工殺掉吃掉案發,長頸鹿之死才被獲悉,怎麼死的?動物園的莫名其妙的解釋是“撞死的”。

慘遭殺害的雌性白黏鹿還不到2歲,兩名動物園的職工於1997年1月23日晚23寸,扭斷這一頭鹿的脖頸,將死鹿抬到湖邊吊在一棵樹上剝皮割肉。作案動機是想吃肉,“想吃肉,就動刀子!”一凶手如是說。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此種殘酷不僅是對動物而言,也是針對愛護動物的人的:人控製之下的動物園,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動物家園,甚至變成屠宰場,幸免於難的也不過是在動物集中營裏乞食、打發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