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生命之網(2)(2 / 2)

啄木鳥是人類知道得比較多的,但真要細說起來仍可能是語焉不詳。

啄木鳥首先是森林中非常特殊而又堅定的爬樹者,然後才有可能啄食樹木身上的昆蟲。它們的爪尖細而彎曲,有一些琢木鳥的兩個趾向後生出,這使它們能牢固地緊握樹枝。啄木鳥尾部的羽毛毫無柔軟而言,相反硬朗而堅強,這就使得它在工作時成為另一端的支持物,可以把它看作是琢木鳥的“第三條腿雖說啄木鳥是一把活的銳利的鑿子,它的嘴一直能啄進樹幹裏麵把蟲子叼出來,但它為了進行這樣的穿鑿所付出的自身能量卻鮮為人知。我們不妨看一下正在啄食的啄木鳥的姿態:它用爪緊握樹木,下部靠堅硬的尾巴來支撐,然後將身體的上部向後彎曲,在每一次擺動後發力對樹幹實施打擊。其艱難困苦不亞於人類的鑿山開道。

它用嘴鑿樹,也可以說是把自己的頭打在樹上,每秒鍾20次,連續打擊可達1個小時,深人樹的內部0.3米以上。啄木鳥在鑽孔的過程中,腦子受到的震動相當於一個職業拳擊手接連不斷地用直拳打擊他的對壘者。如果啄木與不是有特殊的頭部,早就震蕩而死了。啄木鳥的腦殼極厚而且分量很重,嘴與頭蓋骨之間的海綿組織相連,每一次震動在到達大腦之前,均為海綿組織吸收,這樣一種我們稱之為抗震結構的奇妙,現在還不清楚是進化而成的還是造物主創造的。啄木鳥的長舌也令人驚詫,它有黏性而在尖端帶有鉤,無論蛀蟲在樹皮下或是木材內的小坑道中,均能勾卷拿獲。有一類啄木鳥的舌頭出奇之長,約為嘴長的五倍,平時卷縮於口內。

昆蟲亦然,有的完全成為綠色,以顏色保護自己;有的極為精密地在一張葉子的兩層表皮之間取食,此種昆蟲的形狀通常是又薄又扁,沒有腳或者腳已經嚴重退化,被稱為潛葉蟲。誰也無法想象在一張葉子的中間鑽來鑽去,直到鑽出許多通道、各種圖案,波浪形的,四方形的,三角形的,它們是在“畫畫”呢,還是在“簽字”?

如果在夏末走進林地,你會發現鳥鳴聲的熱烈程度與分布並不均勻,通常是昆蟲豐富的那一片,鳥類也多,因為昆蟲是鳥類的主要食物來源。落葉林地麵是鳥類最喜歡光顧之處,因為它的豐厚而疏鬆的腐殖質中生物眾多。常綠樹林的針葉層分解起來相當緩慢,所含昆蟲與別的小生物也較少,鳥的歌唱也就不那麼激情飽滿了。

鳥類學家認為,森林中的鳥類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僅選擇樹木而且還選擇樹木的部位。

啄木鳥可以分為五類一生有短茸毛的、生有長細毛的、生有柔絨羽的、腹部呈紅色的、穴居的一一它們在同一片森林裏生活都啄食樹皮下麵的昆蟲一但僅僅因為每種啄木鳥在樹上啄食的部位不同,而避免了衝突。

在同一片森林和同一時間裏,各種鳥捕食各種昆蟲似乎也都是有約在先的,燕子隻捕捉正在飛的昆蟲,麻雀、爐巢鳥、金翅雀在林地上覓食,而黃柳雀則在森林的最上層獵獲昆蟲,與啄木鳥互不相千。

概而言之,森林的每一層空間都有鳥類和昆蟲,它們之間自然不可能是老死不相往來。但,一般情況下,它們謹慎地生活在各自的區域,爭強好勝的鬥勇自然在所難免,肉搏撕咬卻極為鮮見;通常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如已經寫過的那樣大聲鳴叫告示對方或威嚇之而已。

你可以說森林中的鳥是自由的。

你還應該說森林中的鳥是大體按照各自的規則生活的。

人類也是森林群落中的一員,即便在走出森林之後,或遊牧、或逐耕都尤法脫離森林生命之網的覆蓋。可以說人類是這一生命之網的最大的受益種群。遺憾的是人類肯定無法逃脫這樣的譴責:森林群落中最具有破壞性的成員,最典型的恩將仇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