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新媽媽的護理(2)(1 / 3)

還有一點要注意,媽媽的床和嬰兒的床都要距離窗戶2米以上,以免受風。如果需要開空調,床的位置還不能對著空調的出風口;臥室裏最好不要擺放植物,因為孩子可能對這些植物過敏,而且綠色植物在夜裏會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降低房間的空氣質量。

新媽媽需要多休息

新媽媽產後如果休息不好,身體恢複速度就會較慢,乳汁也可能會分泌不足,影響哺乳,所以要創造條件讓自己多休息。

首先,要放下家務,不要急著在孩子睡著後立刻去做家務,而是好好休息一會兒或睡一覺後再做,當然也可以把做家務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老公。

其次,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提高效率。如果孩子吃奶慢,可購買電動吸奶器,將奶擠出來喂孩子;另外,要充分發揮家電的作用,如電飯鍋、溫奶器、電磁爐等。

再次,多請人幫忙。請月嫂或者請寶寶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幫忙打理家務,還要充分發揮爸爸的作用。這時候不要擔心爸爸做不好,從旁指導,慢慢鍛煉即可。

提醒:新媽媽要注意,一直躺在床上不代表休息好,體力較好時還是要下床適當活動,也可以做少量的家務,隻要避免重體力活即可。

怎樣緩解產後疼痛

產後要注意身體保暖,平時洗手、洗腳、洗臉注意使用溫熱的水,避免接觸涼水。

感到疼痛難忍時應及時去看醫生,並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按摩或藥物來緩解,藥物可選養血祛風、散寒除濕的中藥。隨著激素作用減退,恥骨痛在產後會逐漸減輕,在疼痛嚴重時,必須臥床休息,並采用骨盆恢複帶固定骨盆,這樣會有助於恥骨的恢複。有能力的新媽媽要多做產後的骨盆底肌肉運動——提肛運動,但注意不要讓身體過於勞累。當手腕和手指出現疼痛時,要注意休息,停止運動,照料寶貝的事也最好暫請他人代勞。

平時要多吃蝦、牡蠣等富含鈣和鋅的食物,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產後還要減少上下樓梯以及走斜坡路的活動。需要走路時一定注意放慢速度,步子也不可邁得太大;手腕和拇指的疼痛,可以通過每天堅持做伸屈鍛煉來得到緩解,但不要隨意用力按摩疼痛處,必要時采用超短波或紅外線進行理療;產後6—8周若有持續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

產後8小時一定要排尿

正常情況下,產婦於分娩後6—8小時內應當解一次小便,最晚的在產後8小時也要排尿。有些產婦出現排尿困難的現象,是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胎寶寶較長時間壓迫膀胱,使膀胱黏膜充血、水腫、肌肉張力減低、收縮力差導致腹壁鬆弛、張力下降,排尿無力。

另外,也許新媽媽不習慣躺著排尿。如果產後8小時仍未解小便,下列方法可以協助新媽媽排尿。

1多飲水,短時間內飲水500—600毫升,可使膀胱充盈,促使排尿。

2在下腹正中放置熱水袋以刺激膀胱收縮。

3用2支開塞露擠入肛門,刺激排便時排尿。

4可采用刺激法刺激關元、氣海、三陰交及陰陵泉等穴(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月子裏可以洗澡、洗頭、刷牙嗎

新媽媽在分娩時和產後都會分泌大量的汗液,如果長期不洗,汗液覆蓋在皮膚表麵,不但容易滋生細菌,還會堵塞毛孔和汗腺,阻礙身體的新陳代謝,影響健康,所以月子裏可以洗澡、洗頭,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暖和時間。

現在室內保暖設施一般都很好,所以新媽媽在洗完澡或洗完頭後,隻要及時擦幹身體和頭發,並用幹毛巾裹好頭發即可。另外,洗完澡後最好及時穿上幹淨的衣服和襪子,洗完頭後可以用吹風機(調到暖風擋)將頭發吹幹。時間上,洗澡、洗頭的速度最好在10分鍾內完成,水溫還要適當,比平時稍高一些即可。

月子裏牙齒會有些鬆動,但屬於正常現象,過段時間可自行恢複,隻要不過度刺激牙齒、口腔即可。最好每天用溫水刷牙兩次,牙刷選用軟毛刷比較好,動作還要輕柔。如果長期不刷牙,大量食物殘渣留在牙齒和口腔裏,很容易引發牙齦感染、蛀牙等症狀,所以刷牙講究方法非常重要,千萬不能長期不刷牙。

月子裏怎樣穿衣

1選擇棉質衣物,保暖又吸汗。產後,最常見的身體現象就是出汗多,俗稱是“褥汗”,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最為明顯,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身體在以出汗的形式排出孕期體內增加的水分。選擇純棉、透氣性好的衣服,既能保暖又可以吸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