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包裝藝術(1 / 3)

現代社會,包裝藝術越來越先進,化妝技巧也日趨完美。

當我們麵對天天見的同事,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其實,簡單就是完美,用一種天然的性情很坦誠地相處是輕鬆而美好。其實,你矯揉造作地玩“社交技巧”,你的同事不會不明白的——別低估別人的智商。撕下你的麵具吧。

有深厚而持久友誼的人,不論他們是內向還是外向,年老還是年輕,遲鈍還是聰敏,是美還是醜,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坦率。他們襟懷坦白,讓人一眼就能看透他們的內心世界。

所以,加深友誼的原則是:培養襟懷坦白的性格。

蓓蒂·福特成為美國第一夫人以後,她的坦直立即引起人們的注目,有些迫不及待的記者問到她各種問題,她總是坦率回答。有一次,一個記者甚至問她多久跟她丈夫睡一次覺,她回答說:“盡我所能。”後來,連她早年曾一度神經失常和她戒毒戒酒的醜聞都捅出去了,她也滿不在乎。

像有福特夫人那種坦直性格的人,總能擁有很重要的關係。但我不是說那樣開朗的性格就一定會得到普遍的愛戴——福特夫人也曾引起某些不欣賞她觀點的人的不滿。不過,你若能做到襟懷坦白,人們無法不喜歡你。

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情歡迎,因為他從不裝腔作勢。這位貧苦農民家庭出身的兒子,一輩子寬厚待人,表裏如一。當選教皇後,上任辦的第一件公事就是訪問羅馬的雷幾那-科裏大監獄。他在給那些犯人祝福時說他上一次來到監獄是探望他的兄弟!

他被千百萬人公認為基督在塵世間的代理人,然而,他卻能處處為平民百姓分憂解難,與他們共享歡樂。正如康拉德·巴茲說的,約翰二十三世是個“不帶假麵具的人”。

心理學家希德內·喬拉德在他的《透明的自我》一書中講述了他關於自我揭露的研究。他的主要發現是人的性格中有一種自然的內在的揭露自我的傾向,這種傾向被扼製時,我們就會固步自封,陷入情感上的困擾。

喬拉德博士不止一次地聽病人對他說:“你是第一個真誠待我的人。”他才逐步得到上述概念。他寫道:“我懷疑他們是否有什麼事瞞著他們的配偶、家庭或朋友,需要向一個職業心理治療家進行處心積慮地裝點自己,因為他們認為要是讓人看到他們的真麵目,也許會使人覺得可憎。然而,我觀察處於各種人際關係中的病人時發現自我揭露會產生好的效果。人們取下他們的假麵具,別人反而會樂於接近他們。我們有些人長時間隱瞞自己卑微的出身,其實,照實說了,反會使人信服,更願親近他們。”

他的結論是:習慣性的隱瞞和回避會導致人格的蛻變;另一方麵,忠誠卻有益於健康,既可免除心理上的痛苦,也可防止生理上的疾病。

既然喬拉德博士關於忠誠有助健康的理論千真萬確,那麼,忠誠可以增進友誼更是正確無疑的了。我們喜歡那些向我們坦露自己的人。

坦率,是一種很真實的人生,也是很容易為人所喜愛的處世方式。

小李在一家文化公司供職時,自我感覺有些優越,小李是作為一名高學曆的編輯,對於初中文化的打字員,小李從未想過她有什麼優秀之處。

有一天,打字員小姐說,我們的經理隻有在談論金錢(工資)時,聲音才低得讓你幾乎聽不到。

小李很詫異他的同事能夠如此一針見血地概括經理的特點。他也有過類似的感覺,但他沒想過總結出來。他甚至有些佩服她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這一天開始,小李才明白,身邊的任何一個同事,都有自己閃光的地方。

埃默生說:“我見到的每個人都在某些方麵比我強,從這個角度講,我要向他學習。”

保羅·哈維在他的廣播節目之一《剩下的故事》裏告訴人們,表示真誠的讚賞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他講了這麼一件事:一些年前,底特律的一位教師請雙目失明的斯蒂維·莫裏斯幫她尋找一隻在教室裏跑丟的小老鼠。你瞧,她讚賞自然賦於斯蒂維的才能。這一才能是房間裏其他人所不具備的。作為對斯蒂維雙目失明的補償,自然賦於他一雙極靈敏的耳朵。然而這確確實實是第一次有人讚賞斯蒂維這雙非凡的耳朵。許多年後,她說起這一讚賞是他新生活的開始。你瞧,從那時起,他努力發展他的聽力才能,以斯蒂維·旺德為藝名,成為70年代最著名的流行歌曲演唱家和作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