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談話內容的技巧(1 / 3)

在日常談話中,一般人都是說些身邊瑣事,這或許是想向對方表示親切。在正式的交談中,希望你不要把老婆、兒女當作談話的資料。有些人習慣性的講幾句正經話後,就把話題扯到老婆、兒女的身上,像這種專門把老婆、兒女掛在嘴邊的人,總不免給人娘娘腔和不務正業的感覺。像這樣盡說家務事,不能算是好的談話內容。

談話先從政治、經濟等比較嚴肅的題目開始,然後再涉及到文學、藝術、個人的興趣方麵等比較輕鬆的話題。總之,將自己的觀念見解堂堂正正的公布出來,使得彼此都能有共同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談話。

談話的語言要視對方的修養而選擇,做到能雅能俗,才不會有格格不入的反感。

一個善於求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禮貌,用詞考究,不致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因為他知道不得體的言辭往往會傷害別人,即使事後想再彌補也來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舉止很穩重,態度很溫和,言詞中肯動聽,雙方自然就能談得投機,分別後也會彼此懷念不已。

所以為了要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必須言語和善,講話前先斟酌思量,不要不動腦筋,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樣引起了別人皺眉頭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時要多培養一下自己的深思慎言作風,切不可象隨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圍是何處就脫口而出,那樣是會被人瞧不起的。

既然求人,大多是工作生活出現了困難和危機,比如家人生病、婚姻不睦、事業不順等等,這些因素都會使人心力交瘁,喪失信心,不僅影響情緒,而且影響和周圍人的交往。在處於情緒低潮時,請求別人能寄予關懷,伸出援助之手。但千萬記住,不要把過渡沮喪的情緒帶到別人麵前。求人辦事,總是一副哭喪臉,會使人感到晦氣。

(5)善於尋找話題。

在辦事過程中,談話時要善於尋找話題。有人說:“交談中要學會沒話找話的本領。”所謂“找話”就是“找話題”。寫文章,有了個好題目,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交談,有了好話題,就能使談話融洽自如。好話題,是初步交談的媒介,深入細談的基礎,縱情暢談的開端。好話題的標準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探討的餘地,好談。

那麼,怎麼找到話題呢?

1)中心開花。

麵對眾多的陌生人,要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為話題,把話題對.準大體的興奮中心。這類話題是大家想談、愛談、又能談的,人人有話,自然能說個不停了,以致引起許多人的議論和發言,導致“語花”飛濺。

2)即興引入。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借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取得好的效果。“即興引入”法的優點是靈活自然,就地取材,其關鍵是要思維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聯想。

3)投石問路。

向河水中投塊石子,探明水的深淺再前進,就能有把握地過河;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如在聚會時見到陌生的鄰座,便可先“投石”詢問:“你和主人是老鄉還是老同學?”無論問話的前半句對,還是後半句對,都可循著對的一方麵交談下去:如果問得都不對,對方回答說是“老同事”,那也可談下去了。

4)循趣人題。

問明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發問,能順利地進入話題。如對方喜愛象棋,便可以此為話題,談下棋的情趣,車、馬、炮的運用,等等。如果你對下棋略通一二,那肯定談得投機。如你對下棋不太了解,那也正是個學習機會,可靜心傾聽,適時提問,借此大開眼界。

引發話題方法還有很多,諸如“借事生題”法、“即景出題”法、“由情人題”法,等等。可巧妙地從某事、某景、某種情感,引發一番議論。引發話題,類似“抽線頭”、“插路標”,重點在引,目的在導出對方的話茬兒。

5)縮短距離。

托陌生人辦事時,必須在縮短距離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時間內了解得多些,縮短彼此的距離,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來。孔子說:“道不同,不相謀”,誌同道合,才能談得攏。我國有許多“一見如故”的美談。陌生人要能談得投機,要在“故”字上做文章,變“生”為“故”。這也有不少方法:

①看準情勢,不放過應當說話的機會,適時插入交談,適時的“自我表現”,能讓對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談是雙邊活動,光了解對方,不讓對方了解自己,同樣難以深談。陌生人如能從你“切入”式的談話中獲取教益,雙方會更親近。適時切入,能把你的知識主動有效地獻給對方,實際上符合“互補”原則,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礎。

②尋找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語言,縮短雙方距離。如見一位陌生人手裏拿著一件什麼東西,可問:“這是什麼?……看來你在這方麵一定是個行家。正巧我有個問題想向你請教。”對別人的一切顯出濃厚興趣,通過媒介物引發他們表露自我,交談也會順利進行。

③留些空缺讓對方接口,使對方感到雙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談是和諧的,進而縮短距離。因此,和陌生人的交談,千萬不要把話講完,把自己的觀點講死,而應是虛懷若穀,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