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措辭需注意(3 / 3)

7)要對講話者保持稱讚態度。

對講話者要保持稱讚態度能造成良好的交往氣氛。講話者感到你的稱讚越多,他就越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對講話者表現出消極態度,就會引起他的防禦反應,產生對你的不信任感和警惕性。

8)要努力表達出理解。

在與人交談時,要努力弄明白對方的感覺如何,他到底想說什麼。如果你能全神貫注地聽對方講話,不僅表明你理解他的情感,而且有助於你準確地理解對方的信息。

9)要傾聽自己講話。

傾聽自己講話對於培養傾聽他人講話的能力是特別重要的。傾聽自己講話可以讓你了解自己,一個不了解自己的人,是很難真正地了解別人的。傾聽自己對別人講些什麼,是了解自己、改變和改善自己聽的習慣與態度的一種手段。如果你不傾聽自己如何對別人講話,你也就不會知道別人應如何對你講話,你當然也就無法改變和改善自己聽的習慣與態度。

10)要以相應的行動回答對方的要求。要記住,對方與你交談的目的往往是想得到某種可感覺到的信息,或者使你改變觀點,或者迫使你做某件事情等。在這種情況下,采取適當的行動就是對對方最好的回答。

(5)傾聽的戒律。

在完善你聽的能力的過程中,除掌握上述規則之外,還要注意防止與人交往時容易犯的錯誤,這就是下麵要講的“十戒”。

1)不要假裝聽。

假裝聽是有害而無益的。不論你如何偽裝,如果你對對方的話沒有興趣、感到無聊,這種假裝的聽不可避免地會在麵部表情或手勢、姿勢上表現出來。一旦對方看出你是在假裝聽,他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甚至認為你的表現是對他的莫大侮辱。如果你實在不願意聽對方所講的內容,可以婉轉地要求改變話題,或者是找個借口而停止交談。

2)沒有太大必要時不要抒斷別人的話。

大多數人在社會交往中常常打斷別人的話,自己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一般說來,領導者打斷下級人員講話的時候比較多,而下級人員打斷領導者講話的時候則比較少;男人打斷女人講話的時候比較多,而女人打斷男人的講話的時候比較少。如果在嚴肅場合你必須要打斷對方講話,那麼,你說完後要幫助對方恢複被你打斷了的思維過程。

3)不要帶著偏見聽人講話。

偏見是影響你與他人關係的因素。如果你對某人有偏見,在聽他講話時也就往往會帶上偏見,就會從心裏認為他的話沒有什麼吸引力,不值得一聽,或者認為他的話句句帶刺,是針對你而說的.因而你就不能客觀地聽他說話。即使他的話對你很重要,你也不會從他的話裏獲得有益的信息,這樣就會影響你與他的交往。所以,在聽人講話時首先要盡量排除偏見。

4)不要匆忙作結論。

通過觀察證實,每個人都喜歡對談話的話題作出判斷和評價,表示讚許或不讚許。這些主觀評價,往往迫使講話者退居防禦地位,因而是交往的障礙。

5)不要使自己陷入爭論。

當你從內心裏不同意講話者的觀點時,對他的話不能充耳不聞,不能隻等著自己發言。一旦發生爭論,也不能一心隻為自己的觀點找根據而把對方的話當作耳旁風。如果你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也一定要認真聽完對方的話,完全弄明白你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同意對方的觀點。等對方說完以後,你再闡述自己的觀點。

6)提問題不要太多。

為搞清對方所說的話的含義,提出問題有好處的。但是,

對於具體的、需要對方明確回答的封閉性問題,必須壓縮到最低限度。同時,對於那些能鼓勵說話者詳細說出自己思想的開放性問題,也應謹慎提出。提問題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對方受到壓抑,並且退居防禦地位。

7)不要說:“我很理解你的心情”。

任何時候也不應對講話者說:“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通過這種聲明使對方相信你在聽他講話,那是多餘的。實際上,要想準確知道對方的心情怎麼樣、感覺如何,這是很困難的。況且,這種表示理解對方的答話會導致對方對你產生懷疑,使談話很快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