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願與你合作。
——李嘉誠
中國曆來有“和氣生財”的說法。這裏的“和”就是要“與人為善”。李嘉誠正是這樣一個深得“和氣生財”要訣的聰明人。
“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願與你合作,並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隨李嘉誠20多年的洪小蓮,談到李嘉誠的合作風格時說,“凡與李先生合作過的人,哪個不是賺得盤滿缽滿!”
香港廣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對此更有深切體會。她曾主持廣告公司,而與長實有業務往來。廣告市場是買方市場,隻有廣告商有求於客戶,而客戶絲毫不用擔心有廣告無人做。這樣,自然會滋長客戶尤其是像長實這樣的大客戶頤指氣使、盛氣淩人的氣焰。
林燕妮回憶道:
“頭一遭去華人行的長江總部商談,李嘉誠十分客氣。預先派了穿長江製服的男服務員在地下電梯門口等我們,招呼我們上去。”
“電梯上不了頂樓,踏進了長江大廈辦公廳,更換了個穿著製服的服務員陪著我們拾級步上頂樓,李先生在那兒等我們。”
“那天下雨,我的一身雨水濕淋淋的,李先生見了,便幫我脫下紗衣,他親手接過,親手替我掛上,不勞服務員之手。”
“雙方做了第一單廣告業務後,彼此信任,李嘉誠便減少參與廣告事宜,由洪小蓮出麵商談下一步的售樓廣告。”
“有時開會,李先生偶爾會探頭進來,客氣地說:‘不要煩人太多呀!’”
“我們當然說:‘愈煩得多愈好啦,不煩我們的話,不是沒生意做?’”
加拿大名記者John Demont對李嘉誠的為人讚歎不已:
“李嘉誠這個人不簡單。如果有攝影師想為他造型攝像,他是樂於聽任擺布的。他會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側身向前擺個姿勢……”
李嘉誠的“與人為善”,更多的是他所受的傳統文化的熏陶,以及父母對他的諄諄教誨。而重要的是,李嘉誠將他與人為善的哲學真正落實下來,並堅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