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節 孔明定計謀漢中(3 / 3)

馬靖聞之,即叩首請令道:“孩兒年屆十六,足可為父親分憂,武關戰事,兒願代父親一行!”

馬超聞說,心下大慰,起身扯起馬靖,柔聲道:“靖兒孝悌,為父甚喜,然此次與為父對陣者,乃周瑜也!其人多智善謀,非常人能及,即便為父親往,亦無必勝之把握,加之靖兒年幼,待行冠禮後,再議征伐之事不遲。”

馬靖見說,複又下拜道:“既如此,兒願隨軍,請父親允準!”

馬超略作躊躇,正欲允之,楊氏已出言,斥之道:“靖兒好不曉事!戰陣之間,豈是兒戲之地?!”

蔡琰、薑蓉扶起馬靖,亦出言相勸,然馬靖不為所動,定要隨父出征!

馬超微笑道:“非是為父不允,奈何你母親不從,且有兩位姨娘皆不認同,此次便罷,如何?”

馬靖聞言,急聲道:“非也!此事涉及征戰,乃外事也!自有父親一言而決!與母親及諸位姨娘何幹?昔日父親曾言:在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言畢,叩首,揚聲道:“馬靖請為先鋒!請唐公下令!”

楊氏大怒!便欲嗬斥,馬超揮手止之,沉聲道:“既如此,便令你為先鋒,暫領近衛軍統領之職,後日辰時發兵,若有延誤,須知軍法無情!”

馬靖大喜!高呼領命!馬秋見此,亦願同往,馬超以其年幼為由,拒之!

馬秋言道:“父親不公!兒雖年幼,但若論及武藝,大兄非我敵手!”

馬超大怒,喝令馬靖將馬秋領至府內校場比試,囑之道:“若十合不勝,即罷黜先鋒之職!”

馬靖領命,拉馬秋前往校場比試去了。

楊氏按捺不住,謂馬超道:“靖兒從未上陣,夫君竟令其獨領一軍為先鋒,若有差池,如之奈何?”

馬超肅容道:“此言差矣!靖兒身為長子,且年已十七,豈能不明軍事?至於是否有所疏失,自有軍法裁決!”

楊氏聞言,心下暗凜,卻不敢再言,然擔憂之色溢於言表。

辛氏出言道:“夫君既然下令,必早有此念,若無分寸,豈能言及此事?姐姐不必憂心。”

蔡琰亦勸道:“靖兒自幼老成,聰敏好學,定能勝任,姐姐寬心便是。”

眾女見說,紛紛出言安慰。

忽馬琪笑問道:“爹爹以為大兄與秋哥何人勝出?”

馬超見問,麵上頓顯柔色,微笑道:“琪兒有何高見?”

馬琪上前幾步,昂首道:“自是大兄勝出,秋哥雖力大無窮,但尚不及薑伯約,又豈是大兄對手?”

馬超聞言,詫異道:“馬秋勇力絕倫,薑維與其同歲,如何勝之?”

馬琪嗔道:“爹爹有所不知,薑維詭計多端,秋哥每與其大戰,或力竭敗北,或為其使詐贏之,總之薑維勝之不武!”

馬超大笑,搖頭道:“琪兒差矣!二人論武猶如兩軍對陣,隻論勝敗,不論其他!”

馬琪聞言,輕“咦”一聲,道:“琪兒曾斥責薑伯約取巧,其亦出此言,莫非爹爹私下傳授其致勝之法?”言畢,不等馬超出言,接著道:“爹爹乃蓋世英雄也!又怎會教人用計取巧?哼!定是伯父所授,明日琪兒便尋其理論!”

馬超聞之,大笑不止,忽見馬靖隻身入內,不由愕然道:“秋兒何在?”

馬靖恭敬下拜,苦笑道:“孩兒為保先鋒之位,故全力出手,暗使巧勁,隻。。。隻一合便擊敗秋弟,現秋弟正於校場苦練。。。還請父親責罰!”

馬超揮手令其起身,言道:“秋兒年幼,偶有挫折,並非壞事,你不必過於自責。”言畢,即令馬靖前往近衛軍,囑咐道:“軍中強者為尊,你須小心在意!”

馬靖肅容點頭,叩首後,轉身辭出。

馬超忽又喚回,謂之道:“靖兒即將出征,權作行及冠之禮,為父便為你取字國安,立意乃國泰民安也,望我兒勉之!”

馬靖恭敬下拜,叩首道:“孩兒謹遵父親教誨!”

馬超起身將之扶起,以手輕拍其肩,竟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眾女皆泫然欲泣,馬琪更是摟住馬靖臂膀,嚎啕大哭。

楊氏早已淚眼婆娑,上前拉住馬靖雙手,反複叮嚀。

馬靖雙目微紅,下拜叩首道:“母親寬心,孩兒不日便回!”

馬超見之,亦漸生不舍之意,遂佯怒道:“靖兒不日將領兵出征,你等哭哭啼啼,成何體統?!”言畢,即令馬靖等退下,好言撫慰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