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問少女道:“家中還有何人?”少女道:“現和舅母宣氏、表姐薛蘅香同住。舅父薛仲璋已經去世。”唐敖聽了驚道:“我姓唐名敖,曾與蘅香的父親結拜,請帶我去與你的舅母相見。”到了薛家,唐敖將駱紅蕖托他帶的信交給薛蘅香,又拿出些銀子,安排她們一同返回故鄉。
唐敖辭別了宣氏回到船上,繼續前行。不多日,到了歧舌國。林之洋早聽說當地人最喜愛音樂,於是命水手帶了許多笛子,並且把在勞民國買的雙頭鳥也帶去販賣。唐、多二人也一起上岸。
進了城門,隻聽見那裏的人滿嘴唧唧呱呱,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唐敖道:“此處的人說話,口中會發出無數聲音,九公聽得懂嗎?”多九公道:“海外各國的語言,就數歧舌國的最難懂。當年老夫也想學習,可惜無人指點。後來因為販貨到此地,住了半個月,每天上來聽他說話,順便求他指點,也就學會了。沒想到學會了歧舌之話後,再學別處的方言,一學就會。可見凡事最忌知難而退,若把難的先做了,其餘的自然容易。就是林兄,也是在老夫指點下才學會的。”
唐敖道:“九公既然聽得懂,為何不前去探聽發音的奧妙?”
多九公不覺點頭道:“今日既然到此,自然應該去探聽一番。待我前去問問。”正巧此時迎麵走來一個老者,多九公拱手學著當地的話說了幾句,老者也拱手答了幾句。談了一陣,老者忽然搖頭吐舌,顯出為難的樣子。唐敖趁他吐舌時,仔細一看,原來他的舌尖分成兩半,就像剪刀一樣,說話時兩個舌尖各動各的,所以發出的聲音不同。
二人談了許久,多九公忽然向老者連連作了幾句,把袖子一見,揚長而去。
九公愣了愣,回過頭來望著唐敖,仍然學著歧舌口音,唧唧呱呱說個不停。唐敖忍不住大笑道:“小弟聽不懂,九公不必徒費唇舌了。”
多九公聽了,呸了一口道:“唉,我都被這個老頭氣糊塗了。我請教他發音的奧妙,他隻管一個勁搖頭說:‘發音是本國秘密,不得外傳。國王有嚴令,如果有人為了錢財把秘密傳給外國人,都要治罪。’我再三相求,他才道:‘從前有人送我一隻大龜,說肚子中藏著珍寶,如果教給他發音的奧妙,他情願將珍寶送給我。你瞧,我連寶貝都不稀罕,你隻不過作兩個揖,就想讓我教你?難道你作的揖比大龜肚子裏的珍寶還值錢?’老夫因他將我比成大龜,氣得頭腦發昏,不知不覺就同唐兄說起此地話來了。”
唐敖不免有些不甘心,請九公再想個法子,以解他的疑惑。回到船上,林之洋雖賣完了貨,但那雙頭鳥因為有個官員看上,想買來送給國王的兒子,林之洋想賣個大價錢,所以還沒成交,船要多停一天。
第二天,多九公又去打聽,到了下午才回來,他對唐敖搖頭道看來要讓他們吐出一個字比登天還難。原來國王因文風不如鄰國,隻有發音的訣竅一枝獨秀,如果鄰國再把發音學去,更難出人頭地,因此禁止國人私下傳授。如果有人違反,就罰他不許娶妻。”
唐敖聽了悶悶不樂道:“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多九公道:“我已經筋疲力盡。唐兄如果還不死心,就自己去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