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3 / 3)

一頭獅子和一隻狼同時發現一隻小鹿,於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隻小鹿。

它們配合很默契,當野狼把小鹿撲倒,獅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這時獅子起了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這隻小鹿,於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拚命抵抗,獅子也深受重傷,無法享受美味。獅子眼光短淺,急功近利,不肯與合作夥伴分享勝利,結果兩敗俱傷,一無所得。

人生猶如戰場,但畢竟不是戰場。戰場上敵對雙方不消滅對方就會被對方消滅。而人生賽場則不一樣,它可以通過共同努力,促使大家一同前進。如果你非要占得眼前的利益,那麼,以後肯定沒有人和你合作,甚至,你也會在這種爭奪中受到傷害。

馮偉在這方麵就做得很好。他是個生意人,但不像一般生意人那樣見利忘義。

他剛開始做生意的時候,隻是開了一個賣化妝品的小店,他進貨真價實的東西,卻比其他人價格賣得低,將利益讓給消費者,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可,他賺到了第一筆資金。

之後,他又與人合作開了個小加工廠,朋友管銷售,他管生產,資金也都是他投入的,但他卻堅持把一半的利潤分給朋友。他的小廠加工電子元件,利潤很薄,但他堅持用低價策略,讓利給經銷商,很快他的小廠就走上了正軌。

他一直應用著雙贏的原則,自己獲得一小部分,讓利給員工、經銷商、零售商等,就連新開發的產品,他也不是自己獨占,而是分給與之相鄰的小廠。曾經有人笑他傻,他卻一笑置之。幾年後,他的小廠規模擴大,得到了朋友們甚至是競爭對手的幫助。又過了一些年,加工業普遍盛行,小電子元件市場漸漸飽和後,他所經營的電子元件已經初具規模,擁有較強大的競爭力。這時候,人們才發現,他不取近利、實現雙贏原則是一種智慧。

競爭是複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將對手全部毀滅。一時貪心,必然會招到禍患,給自己造成潛在的危機。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那種“你死我活”的爭鬥在實質利益、長遠利益上看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應該活用雙贏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

放棄眼前利益,也許暫時的收獲不如預想的多,但是,這種放棄並不是無原則地放棄,隨意地舍棄,而是類似於投入誘餌,為了捕獲更大的魚。比如,有人用一條蚯蚓釣上了一條小魚,用小魚再做誘餌,就能捕獲更大的魚。辦事時舍棄眼前利益,與之有相同的道理。

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因此也導致了一部分人急於求名、急於求利、急於求成。隻有拋開急功近利的思想,腳踏實地地幹好眼前的工作,任勞任怨,你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從容劃槳欲望的海

屠格涅夫有這樣一句名言:“最美的人生,就是邊走邊撿拾起散落在路邊的花朵,那麼一生將美麗而芬芳。”有的人往往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給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而忽略了自己可以承受的能力,然後竭力拚搏卻終無所獲。他並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本來就是無法企及的癡心妄想,那是一種對生活的不切實際的欲望,永遠也無法滿足。

一位富翁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他急匆匆地在電視台發布了一則啟事:有狗丟失,歸還者,付酬金1萬元。同時還發布了幾張小狗的彩色照片。

此後,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那隻。富翁的太太說,肯定是真正的撿狗人嫌給的錢太少,那可是一隻純正的愛爾蘭名犬。於是富翁把酬金改為2萬元。

其實,富翁的那隻狗,被一位在公園躺椅上打盹的乞丐撿到了。乞丐看到廣告後,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準備去領賞金。當他經過一家百貨商場的牆體電視屏幕時,又看到了那則啟事,不過賞金已變成了3萬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破屋,把狗重新拴起來——他要等賞金漲到最高。第四天,乞丐再到百貨商場,發現懸賞的金額漲到了4萬元。

在接下來的9天時間裏,乞丐從沒有離開過商場的大屏幕,當賞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了他的住處。

他想,就憑這筆賞金,足可以痛快地生活好幾年。可是,當他跨進家門時,看見那隻狗已經餓死了。

乞丐的教訓是:貪婪會使人放棄一隻鳥去追逐10隻鳥,結果隻會是一隻鳥也得不到。

欲望可以說是潛伏在人心裏的一種病毒,控製得好就可以平安無事,控製不住就會危及自身的安全。有欲望是難免的,但要把握好尺度為我所用,否則會被欲望所控製,甚至侵蝕心靈。

一個人感覺生活過得很沉重,每天也很努力,可就是感覺不能取得別人那樣的成績,甚至連自己的小小要求都無法滿足。於是,他去見智者,跟智者抱怨他的生活不如意。智者沒有說話,而是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撿塊石頭放進去,然後看看有什麼感覺。

那人走到終點,背上的簍子裏裝滿了石頭,他累得趴下了。智者說:“現在你明白你感覺生活累的原因了嗎?因為你對生活的欲望太多,要求太高,總會去撿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所以會加重承受的能力,因為欲望難以填平,所以生活會感覺很累,會超重。”

人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而人的一生,不管是爭取還是努力,都是不斷地往自己的簍子裏放東西的過程。有了第一塊還想要第二塊,越想越多也就越放越多,貪得無厭,欲壑難填。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就是說人生應該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不把期望架得太高,不讓自己難熬。把欲望看作人生的選修課,不要太在意多少,別讓自己太累。人要坦然地去麵對生活裏的欲望給予,有自己的立場,不被眼前的名利之豔而擾亂視聽。

小王是工薪族,收入有限,好不容易湊到一筆買車的錢,但是積蓄不多,所以他主動給自己設了一道底線:買汽車不能超出6萬元,包括給車上牌照。他之前早就看中了一款,於是直奔4S店。店裏的導購小姐職業化的微笑、優雅的手勢,給人的感覺很舒心。她熟練地介紹那款車的性能、特點和價格,聽得小王一臉滿意,這是一款性價比不錯的車,完全符合小王的選擇標準。

一切都了解得差不多的時候,小王準備去簽合同,就在他走向玻璃桌的時候,導購小姐衝他一笑,突然說了一句:“其實,這輛車是前兩年的老款了,最近公司推出了新款車,外觀更漂亮、性能更好,而且價格隻貴了幾千元,建議您看一看。”小王心動了,何況價錢區別不大。

新款車的外觀確實漂亮多了,小王放棄了原來的計劃,準備下單購買了。這時,導購小姐再次向小王推薦別的係列,她說:“這一係列的車安全性稍弱一些,您不如考慮一下其他係列的車。”

等最終買到最新款車的時候,小王自我解嘲道:“沒想到,我就這樣一點點地掉進導購小姐設置的圈套裏了,原本隻打算花6萬元買車,開回家的卻是12萬元的車。如果不是那麼貪就不會按揭付車款了。”

人的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如果自己的意誌不堅定,就會讓別人有機可乘。欲望是針大的洞,鬥大的風。它是暗藏於內心裏的一粒酵母,在灌滿貪婪、虛榮等的醬缸裏,由小小的一粒,一點點變大,大如鬥、如牛,大到人不堪負重。

有一個年輕人,他父親臨終前給他留下了一筆財富。這個年輕人沒有像他父親那樣一點一點積累財富,而是把所有的錢全部投入到了炒股當中。他的所作所為隻是出於一個目的:他要在短短的幾年內超過父親一生積累的財富。剛開始時,他還因此賺了不少錢,便洋洋自得,便不像開始那樣專心研究股票了。到了後來,他逐漸賠了許多,他沒理會,又賠了,他也沒在意。直至有一天,狂熱欲望使他越發偏執,使他喪失了冷靜的思維,為了那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他把家裏的錢都拿出來用於炒股,結果事與願違,他所有的錢財全部賠進了,至此他才懊悔不已。

有時候越是富有就越不知足,此時貪婪的結果往往會導致一無所有。

印度南部馬哈爾叢林裏生活著一群猴子,想要捉到它極為不易,因為陷阱、羅網都拿它沒有辦法。然而,這些聰明的猴子近年卻銳減了80%,且麵臨“亡國滅種”之災,原因是人們已經學到了一種捕捉它的簡易方法:木箱裏放上這些猴子最愛吃的核桃,箱上開核桃般大小的洞口,猴子準會來偷吃,偷竊時伸進洞裏的爪子隻要抓住核桃,就再也不能從洞裏抽出,而猴子不會放棄到手的核桃而逃跑,於是就這麼乖乖地被人套上繩索……

這種猴子確實聰明、狡黠,然而,它又愚蠢得讓人發笑。什麼原因讓這種猴子由聰明變愚蠢的呢?應該說是一個“貪”字。偷核桃時,在貪吃的猴子眼裏、心裏全是核桃,乃至置逼近的危險和身家性命於不顧。可見,貪婪使這些“聰明”的猴子變得多麼愚蠢!

然而,更為可悲的卻是有些自詡聰明的人與這種猴子驚人地相似,結局甚至比猴子更為可悲。人,是趨利的動物。現代人更是趨之若鶩。麵對利益的誘惑,脆弱的人性就會斷裂、扭曲,最終把人格中的“念誠條款”,衝刷得支離破碎。

我們之所以叫“貪官”為“貪官”,就是因為一個“貪”字。俗語說:“肉腐出蟲,魚枯出蠹。”貪官注定要落馬,是因為他們骨子裏隻有一個“貪”字,如馬哈爾叢林裏的猴子一樣,貪婪遮住了它們的雙眼,同時貪婪又讓它們變得愚蠢可笑。

人的欲望與生俱來,揮之不去,但同時人又是具有理性的高級動物,應該能夠把握好欲望的“度”。人活在世上,有些東西應該得到,也能夠得到;有些東西不該享有,也不能攫取。製欲戒貪,曆來是修身做人的第一要則。

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表明,過度的貪婪不是幸福。而是一種自我放縱。麵對金錢的誘惑而利令智昏,麵對權力的誘惑而官癮難耐,麵對美色的誘惑而迷亂失態,則必定一步步跌進誘惑的陷阱、罪惡的深淵。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心裏的欲望,為了填平這個欲望甚至不惜犧牲一切,到頭來還是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歸了歲月。要想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就要在欲望的海洋中從容把舵,堅定不移地向前、向前,才會讓人生更加平實。

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在當今這個充滿著浮躁的社會裏,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胸懷大誌,滿腔抱負,但是成功往往都是從點滴開始的。如果不遵守把眼前事做好的原則,必將一事無成。因此,不要看輕任何一項工作,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的,當你認真對待了解每一件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之路越來越廣,成功的機遇也會接踵而來。

李牧是趙國的大將,他深沉大度,盡心報國。當時他曾奉命在北方抵禦匈奴。在他防守的時候,所在地的官吏都由他任免,百姓交納的稅收都歸入他的軍營,作為供養兵將的軍資,趙王一律不過問,李牧可謂位高權重。

李牧帶兵嚴格,認真地訓練士卒射箭騎馬的技術,並讓他們留心遠方烽火的消息,還派遣許多間諜到敵方探察動靜,不過他也非常優待屬下,每天都要殺好幾隻牛羊給士兵們享用,因此深得將士愛戴。但讓人意外的是,如此忠心的李牧卻嚴格命令:“如果匈奴進攻,就趕緊收拾好兵器回到城內把守,有哪個人私自出去攻擊,定殺不赦。”

於是每次匈奴來犯,李牧都事先得到烽火的報警,然後妥當地退守要地,不與之正麵開戰。一連好幾年,沒有任何土地被匈奴奪走。

時間長了,匈奴人都覺得李牧是怯懦的人,因此對他毫不在意,甚至連趙國的士兵們也認為主帥膽小無能。趙王聽說了此事,便遣使責備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趙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召了回來,派其他將領代替他的職位。

不到一年時間,匈奴再次前來進犯,趙兵皆出與之爭戰,但出戰的結果多是失敗,喪失了許多土地,邊境百姓也無法正常安穩地生活。趙王見邊事不利,便想請李牧回來統禦北方。這時李牧已經稱病在家,不願出仕,無奈趙王強請硬求,非要他重任邊將不可。李牧於是要求必須依照他以前的方法治軍,才願意奉命出馬,趙王立刻就答應了。

重做將軍的李牧命令手下的士兵遵循以前的做事方法,這讓匈奴數年裏一無所獲,但他們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小怯懦。防守邊塞的將士天天得到賞賜卻不用打仗,他們都很希望能和匈奴一決死戰,以作為對賞賜的回報。此時,李牧知道軍心齊了,就挑選了十多萬精兵,並讓他們做好戰鬥的準備,然後把城中百姓養的牲畜都趕到城外去。

沒多久,就有一小部分匈奴來犯,李牧先命數千人應戰,然後假裝不敵,故意敗北回營。匈奴首領聽說了,便率軍大舉侵邊,這時李牧才率主力迎擊,一鼓作氣,殲滅了匈奴十多萬人馬,這讓匈奴元氣大傷。

這時,他們才明白李牧的碌碌無為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假象。從那時起,匈奴人一聽見李牧的名字,簡直聞風喪膽,再也不敢來進犯了。

想成就大業的人,要能隱忍,不應該任由衝動所左右,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就要分清遠近大小和輕重緩急,在該舍的時候要忍痛割愛,在該忍耐的時候要從長計議,謹慎行事。隻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有一天,一位留校不久的年輕男教師來補鞋,和溫州女拉起了家常:“姑娘,你是哪裏的人啊?”

姑娘甜甜地—笑,說:“您是老師吧?”

“是啊!”

“我是浙江人。”少女誠懇地回答。

“你這麼年輕漂亮,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給人家補鞋,不覺得丟麵子嗎?”

溫州女一邊熟練地補著鞋,一邊低著頭說:“靠手藝掙錢,丟什麼麵子呀?這不也是方便大家嗎?”

溫州女說得不卑不亢,男教師卻一時語塞,繼而又道:“那你就這樣—直補啊,補啊,補下去嗎?”

溫州女此時已將鞋補好,抬起了頭,對男教師說:“不!我這樣天天辛苦地補鞋,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投資。因為我從小就有個夢想,那就是長大了開一個屬於自己的鞋廠。您試試吧,看合腳不?”

男教師一穿,穿上比原來還舒服,便掏出兩元錢遞給她。她又找回一元錢,笑了笑說:“這活兒隻收一元錢。我補鞋走了很多的地方,就數這大學門口生意最好,以後還需要你們常來照顧我啊!”

踏實處事是做人的成功之道,很多聰明人辦事往往過於急躁,這樣往往是欲速則不達,最後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所以,我們凡事都要有耐心,用一顆平常的心去麵對,要腳踏實地,切忌心浮氣躁。

白麗高中剛畢業,經人介紹到一家單位作打字員。以前,她對電腦的接觸很少,因此一上班根本無法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別人十幾分鍾打完的稿子她往往要花上幾個小時。

但是,她並不氣餒。一方麵,她向其他的打字員求教;另一方麵,刻苦練習,幾個月過後,她的眼熬紅了,但是打字速度已有了飛快的長進。最後,竟成為公司錄入速度最快、錯誤率最低的“高手”。

突破了打字關後,她並未停止不前,她開始對電腦發生了興趣。她自學了相關的計算機課程,拿到了計算機的初級等級證書,最後還考取了電大計算機專業。自然,她付出的辛勞和汗水比任何人都多。

白麗很快就成為遠近聞名的知名人士,單位領導對她更是刮目相看,喜歡倍增。每當看到有人不努力、不上進,單位領導就會對他(她)說:“你看看人家白麗……”

本來白麗是靠關係進入那個單位的,如果她得過且過,稀裏糊塗混日子,依靠著領導的照顧也同樣能待下去,但決不會獲得領導的好感。正是因為她自強不息、虛心刻苦,在工作上能獨當一麵,才贏得上級的讚賞,並在事業上有所成功:後來,白麗成了該單位機房的主任。

白麗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她雖然受到的教育有限,但她在工作中刻苦學習,自覺向上,全力以赴,最終靠自己的本領在單位站住了腳跟,也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尊重。

其實,那些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在簡單的工作和低微的職位上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他們總能在工作中找到個人成長的支點,並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與偉大。

腳踏實地是一個人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你成就一番事業的關鍵因素。自以為是是腳踏實地工作的最大敵人。因此,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從眼下的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打造自己良好的職業生涯積累雄厚的實力。